禁用定風翼?

 
發表新主題   回覆主題    重車論壇 首頁 -> :: 賽 事
上一篇主題 :: 下一篇主題  
發表人 內容
tom82614250
鈴木阿魯軍團 NO:43 皓子 阿魯GSX-R板

150cc級騎士 (普通重型)
150cc級騎士 (普通重型)
tom82614250

註冊時間: 2008-01-01
文章: 389
居住地: 豐盛的國度

發表發表於: 星期二 三月 22, 2016 11:10 pm    文章主題: 禁用定風翼? 引言回覆

http://moto-one.com.hk/Products.php?id=4072

文中說:「自從DUCATI掀起使用車頭定風翼熱潮後,HONDA、YAMAHA及其衛星隊爭相使用,但原來這股熱潮已靜悄悄蔓延至Moto2及Moto3。可是定風翼的安全問題及產生的紊流已惹起賽會關注,然而賽會的做法有點奇怪,即時禁止Moto2車隊使用,Moto3在2017年才生效,但Motogp卻隻字不提。」

---

這真的有點奇怪,而且在賽中兩位主播也提到在高速中定風翼好像兩把菜刀一樣,其實也是很有道理。

就看看後續如何發展。
_________________
回頂端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redcomet
量產三倍速

重 車 車 神
重 車 車 神
redcomet

註冊時間: 2005-12-13
文章: 2376
居住地: 台灣台北

發表發表於: 星期二 三月 22, 2016 11:50 pm    文章主題: 引言回覆

但這也表示,這玩意有效!
_________________
以上言論出自轉倒密奧義
回頂端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發送電子郵件 雅虎訊息通 職業 / 學校
mag
......

重 車 車 神
重 車 車 神


註冊時間: 2011-07-04
文章: 2337

發表發表於: 星期三 三月 23, 2016 8:13 am    文章主題: 引言回覆

定風翼 一定有用的

而且也因為現在模擬軟體很強
加上電腦運算速度很快

很多情況(動態模擬)都能用電腦先運算過結果 (貼近實際的穩合度也更以往高了)(補充:而且人眼能藉由模擬軟體看到風的流動與產生的影響 還能有數據的分析;再由車手實際進行測試 回饋 再修正)

所以我想 定風翼的設計 也少掉很多嘗試錯誤的反覆流程(try and error)
停戰無比賽的幾個月 時間決對夠團隊開發並製作完成“有效果”的設計 放到比賽裡吧

賽車真是燒錢的比賽


活在這種日新月異的年代
真幸福 永遠有挖掘不完的新玩意兒和知識

我的感想………
回頂端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MINI STAR
Vivere Senza Rimpianti

重 車 至 尊
重 車 至 尊
MINI STAR

註冊時間: 2010-01-31
文章: 7675
居住地: The Dark Side

發表發表於: 星期三 三月 23, 2016 8:37 pm    文章主題: 引言回覆

有用歸有用
危險也是事實

不趁發生憾事前阻止
等真的出事了在來繞場哀掉才顯矯情無知。

賽車那麼多肉搏
那兩片東西在高速下真像菜刀一樣

刀劍無眼
到底是賽車還是黑社會火拼我都看不懂了。

另外以外型來說
還真他媽的醜,摩托車都不摩托車了

日新月異的年代也代表著人類常常再搞自己。
回頂端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mag
......

重 車 車 神
重 車 車 神


註冊時間: 2011-07-04
文章: 2337

發表發表於: 星期三 三月 23, 2016 9:33 pm    文章主題: 引言回覆

這篇報導的很詳細
把不同年份、去年各場次的小翼設計都列出來

DUCATI Motogp戰馬│巨翅進化史~
http://moto-one.com.hk/Products.php?id=4012

其中有趣的是文中提到
『例如DUCATI的廠手杜域斯柯素更形容「翼尖小翼」沒有明顯功效,反正它沒有影響車輛性能,就讓他安裝在包圍上。既然連廠手也認為「翼尖小翼」的作用有限,為甚麼DUCATI仍努力不懈發展?唯一解釋是車隊透過分析數據,看到某方面連車手也無法察覺的潛能。以下圖片是DUCATI「翼尖小翼」的進化過程,於2015年賽季中經過幾次改款。』

藍字部分就是我認為是透過模擬軟體計算與分析出來的結果
個人我對定風翼的使用,是先持正面態度看,多點研發致力追求極致的車輛性能
與多點選手的鍛練,追求極致的運動表現。這是我看賽車的樂趣.......

定風翼(小翼)的原理,並不是新東西也不是新技術,下圖是波音747的機翼小翼減少風阻力的示意圖


這件事情,我認為厲害的點是在於 設計 -> 整合 -> 模擬分析 -> 測試驗證 -> 設計更新 (然後repeat)。日新月異的是,軟體技術與硬體技術的同步邁進。

至於在高速行駛時,定風翼像兩把菜刀?........卡達站我沒看到轉播,不曉得兩位主播形容這樣的前因後果。無法分辨像菜刀的形容是指切到什麼會危險? 如果是切風....那我覺得還無傷大雅~ 切人肉的話當然另當別論。

moto2禁用的是尾殼的定風翼,那個是該禁止,因為明顯主要作用是擾亂後方騎士,車頭的至少主要目的看來是減少風阻、增加下壓力(用粗淺的還記得的高中物理學過一點點的白努利定律,直觀看的判斷)

假如能親眼看到這樣的設計,在流體力學上產生的擾流到底是如何? 一定很有趣,可惜那是車廠研發的秘密,不會給人看的。

或許,再過個10年-20年,當motoGP又進展到另一種境界後,現在的技術成為舊技術,可以當科普教材時,會有回顧報導分析釋出這些實驗。比如~NG或Discovery頻道會製作的特輯:經典賽車、賽車的歷史-二輪摩托車、經典選手特輯...等等。這種節目有機會看到~

註:個人我很討厭杜卡迪的,但是去年報導後開始關注這個小翼的東西,看比賽我是要求自己撇開多點主觀意識,樂趣多、得失心不會太重。因為比賽結果是如何~ 隔天還是得上班賺錢................
回頂端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代跑者

雄 霸 車 壇
雄 霸 車 壇
代跑者

註冊時間: 2007-04-08
文章: 6634

發表發表於: 星期三 三月 23, 2016 10:57 pm    文章主題: 引言回覆

mag 寫到:


至於在高速行駛時,定風翼像兩把菜刀?........卡達站我沒看到轉播,不曉得兩位主播形容這樣的前因後果。無法分辨像菜刀的形容是指切到什麼會危險? 如果是切風....那我覺得還無傷大雅~ 切人肉的話當然另當別論。



其實主播說得太誇張了
而是如c35說的,當車手發生事故時(車體有受損情況),是否會造成更多危害選手的情況
是官方應該謹慎考量的點

因為材質大多是碳纖維,當一但有破損便會變得非常銳利
而規則上其實有明文規定,車體不能超出一定範圍
(不知道是不是以前有過,過於突出的車體造型,造成危險而加以限制的??)
像是DUCATI因為翼本身超出車身,所以還特別加大整流罩,來使他不超出

所以安全前提下,我更樂見開放更多,這樣才有新技術新車輛可以看
科技是要進步才有樂趣

hehe
回頂端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redcomet
量產三倍速

重 車 車 神
重 車 車 神
redcomet

註冊時間: 2005-12-13
文章: 2376
居住地: 台灣台北

發表發表於: 星期四 三月 24, 2016 5:19 am    文章主題: 引言回覆

播報的說像菜刀有點誇張

車手們都是在相對的方向與速度行進的

力量相抵銷很難切傷人

更別提摔車了,噴出去的任何東西都很危險


別忘記10多年前F1最常發生的人命事故是什麼.....

被輪胎砸死....死的都不是車手本身
_________________
以上言論出自轉倒密奧義
回頂端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發送電子郵件 雅虎訊息通 職業 / 學校
mag
......

重 車 車 神
重 車 車 神


註冊時間: 2011-07-04
文章: 2337

發表發表於: 星期四 三月 24, 2016 9:20 pm    文章主題: 引言回覆

感謝上面兩位前輩的說明~ 這樣子我有更清楚了,感恩~ hero
回頂端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toutlam

150cc級騎士 (普通重型)
150cc級騎士 (普通重型)


註冊時間: 2015-12-08
文章: 220

發表發表於: 星期四 三月 24, 2016 10:22 pm    文章主題: 引言回覆

近代首先YZR500用,然後量產的ZX-12R用
在MOTOGP到2008年DUCATI的GP8才首用,並對外型加以改良,添加了縱向的側翼,令到在
過彎時同樣有擾流穩定作用。

個人覺得帥到無敵.......

然後GP15上那誇張到的梯型定風翼個人認為是參考了H2R的設計,
而車頭長出來的兩片個人覺得也是參考了YZR-M1的設計。
M1那兩片定風翼最早是出現在MISANO的FP4,而那時GP15還未出現過這個設計。
回頂端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no1taxi598

腳踏車騎士 (無照駕駛)
腳踏車騎士 (無照駕駛)


註冊時間: 2007-02-20
文章: 73

發表發表於: 星期日 三月 27, 2016 1:10 pm    文章主題: 引言回覆

redcomet 寫到:
播報的說像菜刀有點誇張

車手們都是在相對的方向與速度行進的

力量相抵銷很難切傷人

更別提摔車了,噴出去的任何東西都很危險


別忘記10多年前F1最常發生的人命事故是什麼.....

被輪胎砸死....死的都不是車手本身

也有被自己輪胎砸死的車手
艾爾頓·冼拿之死

5月1日的正賽,冼拿從杆位起跑後取得領先的地位,但是開幕二連勝的舒馬克從後面展開猛烈的追擊,不斷的對冼拿施加壓力。比賽到了第七圈,下午2時17分,冼拿在通過Tamburello彎時,賽車突然失控,以310KM/h的速度直接衝向護牆(撞擊前的速度為210~220KM/h)。

事故發生之後,冼拿被直昇機直接送入博洛尼亞(Bologna)市內的醫院。但是冼拿撞車時右邊前輪連帶斷裂的懸吊掛臂彈出打中冼拿的頭部,其中一支懸吊掛臂更如同魚叉般直接穿透冼拿所戴的頭盔再插入他的頭蓋骨中,在當天下午6時3分,冼拿已經呈現腦死狀態。下午6時40分,在事故發生4個小時後,醫院宣告冼拿不治,終年僅34歲。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9%BE%E7%88%BE%E9%A0%93%C2%B7%E5%86%BC%E6%8B%BF
回頂端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從之前的文章開始顯示:   
發表新主題   回覆主題    重車論壇 首頁 -> :: 賽 事 所有的時間均為 台灣時間 (GMT + 8 小時)
1頁(共1頁)


前往:  
無法 在這個版面發表文章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覆文章
無法 在這個版面編輯文章
無法 在這個版面刪除文章
無法 在這個版面進行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