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的道路騎乘法的探討

FZ6S 寫到:
道路與賽道不同, 基本上個人認為, 所有的原理與理論都可以先收起來.



賽道與一般道路不同是絕對的
但只要是騎二輪車原理跟理論都是一樣
收起來可能很難討論
就像阿榮老師說的延遲入灣理論
他的原理就是製造較大的出灣視角
增加應變空間

在道路上騎車我們的視線要放在那?????
應該是放在Vanishing point
因為掌握正確的消失點才能抓到更精準的行車路線
這也是一種原理

周邊視野的理論也緊連著我們道路行車安全
鐵騎網裏也有詳述


高級安駕課程裏面所教的的東西
同時也在賽車學校裏面出現
Counter Steering、Trail Braking 等等
聽來好像是賽車手才會使用的技巧
但是如果瞭解它他們
你會發現在一般道路上善用它們
對你的行車順蝪度是有絕對幫助的
當然有人持不同的看法
但如果試著去查看這些技巧的相關文章
你會發現這些進階技巧對你的好處
而不是賽車手專用

小弟絕對認同賽道跟一般道路操駕環境大不同
但許多操駕理論不管在賽道或是一般道路上都是一樣的
其實道路騎乘也是有理論的啦

以日本來說, 我知道的有"柏秀樹", "新垣敏之", "丸山浩"等人, 都構築了自己一套的理論

他們的教學DVD我大都也看過, 其中我視"柏秀樹"是啟蒙恩師 hero

當然內容很多, 不變贅述, 有興趣的可以去亞馬遜找一下

-------------------------------------------分隔線

道路大致可以分成市區與郊區, 這兩個地方理論也是差很大

當然台灣市區跟日本差很大, 不過還是"眼睛要放亮, 煞車動作要預備好", 因為白目不管在哪都很多 Smile

郊區彎道功略的話, 當然跟賽道不同, 安全第一

簡單來說:視線往要去的地方放遠, 路線走外中中(外內外的話, 內時怕路邊有停車, 外時怕對像有來車), 慢進快出, 速度維持在能放鬆的狀態下, 騎乘姿勢能臨機應變(同傾, 內傾, 外傾, 側掛)

大致是這樣 88850
騎的順..自然可以快.

騎的快..不一定順.


但是心理層面會影響騎車是真的,非賽道影響層面多


還是保留實力     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才對:)」
2頁(共2頁) 前往頁面 上一頁  1, 2 快速轉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