碟盤安全厚度及備用零件問題

SUZUKI GSR600 維修手冊上標示前後碟盤標準厚度為 4.8-5.2mm,最小可用厚度為 4.5mm
應該大部份車種都相同
亞德里恩 寫到:
完全同意,不過因為游標卡尺本身有內凹的區域,類似彭大卡尺中的探針可以深入碟盤內凹區。如果量測汽車碟盤或是超過卡尺內凹深度就還是要用彭大這種專用的。


啊,有這內凹的區域避過那個凸沿就沒問題 Smile
汽車碟材質多為鑄鐵帶通風孔(前), 材質軟. 如彭大的圖. 摩擦面凹得深. 但重量並非重點. .
機車碟不同, 輕是重點. 外觀亦同, 若長明顯的銹斑, 一定打槍. 要薄又好看, 材質要求高.
1981 CBX 六缸帶風罩/後單槍避震, 碟片帶通風孔. 反彈力道增加, 避震功能不盡理想.

有的四輪煞車更換要求碟片與來令片一起來.
上網google到的資料如下面連結:
其中一句話讓我認真的想把我的碟盤換掉了:「如果來令片也接近耗竭邊緣,會使卡鉗活塞因過度推伸,導致煞車咬死或失效。」 也就是說如果碟盤厚度不足,洽巧來令片這時厚度也不足時,活塞會伸太長,有可能放掉煞車時活塞卡住回不來而咬死; 這樣太危險了,還是找時間來換掉好了。 what

http://www.valueparts.com.tw/vagparts/notes/partchange.html
這個真的是重點了 what
知其然, 也知其所以然. goood
L1Rider 寫到:
有的四輪煞車更換要求碟片與來令片一起來.


我最近換了四輪的前碟,只用了八萬公里/兩組來令片就磨到最低厚度(由25.0mm磨到22.0mm)

真的是耗材啊 Question
hothbl 寫到:
SUZUKI GSR600 維修手冊上標示前後碟盤標準厚度為 4.8-5.2mm,最小可用厚度為 4.5mm
應該大部份車種都相同


每一個車種.碟盤厚度都不一定相同.我最常看到的是新碟盤經過0.5MM的損耗就該更換..
亞德里恩 寫到:
感謝大彬哥分享,土封油封我有備品了,空濾才換成可清潔重複使用的(主要因為原廠超貴),機油濾心我也用KN或是車用的。螺絲墊片我都跟車行拿鋁片替代。
但是下面這幾個會很常壞掉嗎? 里程數多少會要換掉? 我要趕快加訂了..

前輪軸承
內鏈張緊器
MAIN SWITCH STEERING
油門線


若是你的前輪軸承與油門線表現良好,那可以緩一緩,但是內鍊張緊器與Main Switch肯定要買回來放. Main Switch國外有recall, 內鏈張緊器看這裡
http://motocity.com.tw/gp1/viewtopic.php?t=164348&highlight=
我的車就是內鏈條張緊器壞掉,現在正在待料中
火影忍者 寫到:
我的車就是內鏈條張緊器壞掉,現在正在待料中


火影大是多少公里壞掉?
亞德里恩 寫到:
上網google到的資料如下面連結:
其中一句話讓我認真的想把我的碟盤換掉了:「如果來令片也接近耗竭邊緣,會使卡鉗活塞因過度推伸,導致煞車咬死或失效。」 也就是說如果碟盤厚度不足,洽巧來令片這時厚度也不足時,活塞會伸太長,有可能放掉煞車時活塞卡住回不來而咬死; 這樣太危險了,還是找時間來換掉好了。 what

假設碟盤厚度因磨耗由厚度5->4mm,
平均單邊為-0.5mm,連活塞的行程的1/10都不到,
是壓垮駱駝最後一根稻草嗎?

另外,
來令片一組兩片,新舊厚度差異兩邊合計>6mm,
不如提前更換來令來cover碟盤~
也比較便宜!
這邊囉嗦的分享一下,如果各位剛剛換好新碟盤,但是來令沒有換(以我目前情況來說,來令還很厚),這下會面臨到的問題如下:
剛換好碟盤,因為來令才換沒多久所以我叫技師不要換,技師叫我騎慢點,因為來令跟碟盤沒有磨合剎車效果很差; 回到家一看.....我的媽啊,這接觸面太小了吧...


拆下來令來看,雖然來令還很厚,但是之前舊碟已經變形,所以磨久了來令表面也是不平的:


想省新來令的錢,窮人家有窮人家作法.....自己用挫刀磨 >_<


這樣應該差不多了...(其實磨了很久才平整...)


隔天上路跑一跑回家看,接觸面好多了,應該有90%了,可以放心騎了..


如果只換碟而沒換來令的同學可能要注意一下,要跟我一樣確認接觸面狀況確保剎車效果良好。

但如果只換來令而沒換碟盤的話.....還是騎慢點慢慢磨合吧...(重機應該不會有人拿碟盤去CNC吧)
小弟曾經更換過一次前碟盤,並且按照手冊標示同時更換固定螺絲,我發現這些螺絲都有上固定膠,所以想請教大家沿用舊的螺絲時,是不是也會上膠,要上哪種膠啊。
xena 寫到:
小弟曾經更換過一次前碟盤,並且按照手冊標示同時更換固定螺絲,我發現這些螺絲都有上固定膠,所以想請教大家沿用舊的螺絲時,是不是也會上膠,要上哪種膠啊。


論壇就有賣啦, 在MotoCity廣告MotoCity的產品應該沒事吧... Smile
http://id4.idv.tw/MLP/2005/02/ROGOOD/A.html

無論你用什麼膠,千萬不要點太多,一個3mm直徑大小的小珠就夠了,不然拆的時候可是要拿噴射火槍燒個20秒以上才有辦法轉動縲絲.. Question
我的車是第一次換前碟,拆下來看原廠螺絲上點膠面積也沒有很大,大概就差不多尾圈幾圈而已,但是很多顆技師也是一顆一顆加熱後才有辦法取下。

千萬不要硬取,這樣只會讓螺絲頭滑牙,得不償失。上螺絲也是要用扭力板手,至於扭力值我不知道,請參考各自車種的保養手冊。
2頁(共3頁) 前往頁面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快速轉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