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彎的疑問

相同的車但懸吊不同,或是不同車種也一樣
騎乘山路時,看著別人幾乎都不用移屁股就可以順利過彎
而我不移點屁股壓車的話,稍微大一點的彎幾乎彎不過去,要過去勢必減速到很慢
每個大一點的彎,我要順暢的過去屁股都要移來移去,這是正常還是不正常

是車子設定問題、技巧問題,還是信心問題.....?
都有八~

同傾跟側掛技巧有很大差異

只要能善用都是好方法
看著前車友用同頃的姿勢過大弧度的彎,輪到自己過彎時,卻要移出屁股,壓低重心才敢過彎,這是對車的輪胎沒信心,不敢作出太大的頃角,深怕轉倒..
在彎中適當的補油門,及重心的轉移,可加強後輪的抓地力,有利於更低的頃角
路線看好、油門時機掌握好
屁股乖乖也能順順過彎哦
但我還是覺得採側掛比較穩且快
BACKY 寫到:
看著前車友用同頃的姿勢過大弧度的彎,輪到自己過彎時,卻要移出屁股,壓低重心才敢過彎,這是對車的輪胎沒信心,不敢作出太大的頃角,深怕轉倒..
在彎中適當的補油門,及重心的轉移,可加強後輪的抓地力,有利於更低的頃角


我覺得說的很對耶,我對輪胎的確沒信心,覺得抓地力普通的胎壓太多一定會滑倒,所以到目前為止沒磨過棒棒糖,怎麼騎都還差0.5~0.7公分左右才滿胎(190/50/17) Question

彎中補油門不是會使過彎的角度更大更不好彎嗎?
路線很重要
Allen888 寫到:
都有八~
同傾跟側掛技巧有很大差異
只要能善用都是好方法


suarong阿榮 寫到:
路線看好、油門時機掌握好
屁股乖乖也能順順過彎哦
但我還是覺得採側掛比較穩且快


很少騎山路,有機會我會多體會看看 hoho
4. 有可能是熟練度熟悉度方面的問題
有機會到場地練車
或許會有收穫


Canaan 在 星期三 十一月 04, 2009 1:14 am 作了第 1 次修改
彎中補油跟high side 會不會只在一線之隔........ Surprised ?

分享個經驗,最近一次跟著有經驗的高手跑後面,雖然他刻意放慢速度,但是採同傾姿勢,所以入彎出彎的傾角相較於採取側掛姿勢的小弟大多了!(在台三玉井至旗山一帶,時速約在X百二上下......)

雖然速度都差不多,但在休息的時候,他的輪胎接近滿胎,小弟卻離胎緣好遠好遠....... Surprised Surprised Surprised

除了路線外,要如何讓自己學習較大傾角呢?還有請各位前輩順便指導一下....
目前最大的困擾就是人斜車不斜.......... Surprised
valthorens 寫到:
彎中補油跟high side 會不會只在一線之隔........ Surprised ?

分享個經驗,最近一次跟著有經驗的高手跑後面,雖然他刻意放慢速度,但是採同傾姿勢,所以入彎出彎的傾角相較於採取側掛姿勢的小弟大多了!(在台三玉井至旗山一帶,時速約在X百二上下......)

雖然速度都差不多,但在休息的時候,他的輪胎接近滿胎,小弟卻離胎緣好遠好遠....... Surprised Surprised Surprised

除了路線外,要如何讓自己學習較大傾角呢?還有請各位前輩順便指導一下....
目前最大的困擾就是人斜車不斜.......... Surprised


滿胎有比較好嗎?.....如果你們速度差不多

不滿胎反而比較安全.....用更少的頃角 過相同的灣

這才是高手....大傾角時會輪胎的抓地力主要提供過彎使用

所剩的安全空間太少....所以 如果做出來速度接近

大頃角一無是處...


jsean 在 星期二 十一月 03, 2009 12:14 am 作了第 1 次修改
02933 寫到:
我覺得說的很對耶,我對輪胎的確沒信心,覺得抓地力普通的胎壓太多一定會滑倒,所以到目前為止沒磨過棒棒糖,怎麼騎都還差0.5~0.7公分左右才滿胎(190/50/17) Question

彎中補油門不是會使過彎的角度更大更不好彎嗎?


sv原廠建議使用180-55-17 用190不會更好騎

所有的胎都可以使用到胎邊 並不會因為接觸到胎邊而滑倒

抓地力強的胎 可以進取點 街道胎要溫柔點 如此而已...

新手的話 專住在路線的選擇上才是王道
路線比滿胎重要~而路線的掌握在於視線
valthorens 寫到:
彎中補油跟high side 會不會只在一線之隔........ Surprised ?

分享個經驗,最近一次跟著有經驗的高手跑後面,雖然他刻意放慢速度,但是採同傾姿勢,所以入彎出彎的傾角相較於採取側掛姿勢的小弟大多了!(在台三玉井至旗山一帶,時速約在X百二上下......)

雖然速度都差不多,但在休息的時候,他的輪胎接近滿胎,小弟卻離胎緣好遠好遠....... Surprised Surprised Surprised

除了路線外,要如何讓自己學習較大傾角呢?還有請各位前輩順便指導一下....
目前最大的困擾就是人斜車不斜.......... Surprised


在我看來這位大大的技術這比這所謂的高手好多了..(也許高手只是悠閒騎)
在我的觀念同樣的速度 同樣的彎角
用到的傾角越小的人越高竿..出彎能開的油門也越大
因為重心低車子在彎中也較穩定 (當然 RV悠閒騎不在此例)
側掛本來就是為了增加機車可用傾角衍生出來的技巧吧...
何必回頭去學習不是很正確的騎乘觀念...?(大頃角.. 滿胎..)
momomo 寫到:
在我看來這位大大的技術這比這所謂的高手好多了..(也許高手只是悠閒騎)
在我的觀念同樣的速度 同樣的彎角
用到的傾角越小的人越高竿..出彎能開的油門也越大
因為重心低車子在彎中也較穩定 (當然 RV悠閒騎不在此例)
側掛本來就是為了增加機車可用傾角衍生出來的技巧吧...
何必回頭去學習不是很正確的騎乘觀念...?(大頃角.. 滿胎..)


您的論點沒有錯

但換個角度想
前方帶頭的人可能知道自己車子的極限在哪邊不是嗎?
所以可以輕鬆的使用同傾過彎,讓輪胎吃滿滿

反觀發文的樓主
則可能因為信心的不足,所以採取車身較直立的側掛過彎

只能說
一個是實際的騎乘技術好,但是觀念我們就不得而之
而發文的大大則是無意中有了正確的觀念,卻在騎乘技術上未獲得熟悉

分享我的想法囉~~~
各位的意見對我來說都很寶貴
看了很多雜誌與教學文章,但真的上路就見分曉

有機會再跑山路,我會多揣摩各位的建議
謝謝 hoho
1頁(共4頁) 前往頁面 1, 2, 3, 4  下一頁 快速轉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