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規》
HONDA版規:
http://motocity.com.tw/banner/hiker/gt1/rotation.htm
RR版規:
1. 地區性版友交流,可前往北區,桃竹,中區,南區。
2. 尊重智慧財產權,轉貼文章請加上原作者 or 出處。
3. 不禮貌性發言 or 被認定為白目者的發言,一律刪除。
4. 請勿發表與RR車種版相差太多或無關的話題。
5. 為避免廣告嫌疑,請勿直接張貼台灣拍賣網址,
任何商業行為,請至商務中心 or 敗家物流版。
引言配合事項:
如被引言者內容中有圖,如[img]http://123456789[/img],
回文時把[img]http://123456789[/img]紅字的部分拿掉,
這樣不會看到重複的圖片,版面也比較簡潔,請多多配合。
關於原廠料件:
敗家物流範圍太大不好徵,如有因意外事故 or 驗車需要,
可在RR版上徵(限原廠部品),借用 or 交易細節請善用私訊。
※徵 or 售(車輛 & 物品)的行為,還是禁止的,請多多配合。
有關團購的規定如下:
MotoCity小高 寫到: |
因為管理員無法確認
會員在版面上開辦的團購活動 是完全出於熱心公益.還是另有回扣隱情. 因此.我們採被動管理團購文. A.允許 1.與重車論壇贊助廠商配合或協定的團購. 2.團購 隊服.隊貼...等車隊資源.基本上只要知會版主即可團購 3.與重車論壇贊助廠商推廣商品毫無重疊性.並且 你能提供出貨憑證.證明你在採購過程中毫無利益回扣. B.不允許 1.團購商品與重車論壇贊助廠商推廣商品重疊. 2.明顯利用重車論壇平台從事商業行為.賺取會員金錢 如果會員發現有不允許的團購行為.可檢附網址隨時與我短訊投訴. 原則上.還是要會員的自律 如果任何會員都可利用團購的明義做批發生意 那廠商贊助重車論壇就沒有意義了. 廠商走了.論壇沒有經費營運關站了. 對喜愛這個網站的會原來說是一種損失. 請大家珍惜.謝謝 |
《知識》
RR知識 or 好的文章會不定時新增在本篇,版友們可多多提供。
Rom 寫到: |
【CBR1000RR 時鐘調整方法】
1. 首先將電門打開 2. 再將 SEL 和 RESET 兩顆按鍵同時按住後, 3. 儀表上的時間會開始閃,這時可以先調 "時", 4. 然後SEL鍵按一次,可以調 "分", 5. 電門關掉後再打開就設定OK了。 【CBR1000RR 超轉燈調整方法】 原廠設計可以讓車主在引擎轉速 4000 轉到 11650轉的範圍內設定超轉燈 設定方法: 1. 按住碼表的SEL鍵,並開啟電門,等到碼表跑完自動偵測後,再將SEL鍵放開 2. SEL鍵放開後轉速指針應該會跑到原廠設定的轉速 3. 這時 RESET 鍵按一下轉速指針就會以一次 250 轉的幅度往上, 若按著 RESET 鍵不放一秒鐘,則轉速指針是以 1000 轉的幅度往上調, 當指針跳到 11650 轉時再按 RESET 鍵則會跳回4,000轉 4. 轉速設定 OK 後,再按 SEL 鍵一次就設定完成了。 【CBR1000RR HESD 測試方法】 1. 先用車架將前輪架空, 讓車龍頭手把可以自由活動. 2. 將側架放下 3. 打入一檔 (不要放在空檔) 4. 將油門全開 5. 在進行 2 - 4 的同時, 用 KEY 將電門打開 (但不要啟動引擎). 6. 當執行到第五個步驟時,表上的 HESD 燈會開始閃 (如果沒閃, 重覆 2 - 4 步驟), 開始閃後的接下來 10 秒, 引擎的 ECM 會將 HESD 自動調到最硬的設定值, 此時你自可以轉動手把, 看看和之前最軟的設定值的差別, 如果有差別就表示 HESD 運作正常, 若完全沒有差別, 就請聯絡 HONDA 原廠,你的 HESD 可能有問題需要換一個了 10 秒後 HESD 會恢復到最軟的預設值。 ※ serpent7:感謝阿郎提供 |
Rom 寫到: |
H・I・S・S是Honda Ignition Security System (本田點火保全系統)的縮寫
也就是你的鑰匙黑色塑膠部分有藏一個晶片 這個晶片紀錄一組密碼和你車上電腦中的內碼吻合 也就是說.... 若你的龍頭鎖被人撬開、破壞或拿非原車附的鑰匙是無法啟動的 ![]() 而.... HISS 燈只是用來表示你的 HISS 正在作動中 這個燈號並沒有其他的意義 CBR車系除了部分美規的之外 都有附 HISS 這個功能 HISS 燈號的設定方法: 車主可以設定讓 HISS 燈在關閉電門後閃或不閃 當設定在會閃的狀態時 HISS燈也只會閃24小時 不過不管閃或不閃都一樣 HISS 是隨時都在作動的 只要鑰匙電門轉到 ON 後 按著 SET 鍵不放約3秒鐘 HISS 燈會閃一下 這就代表你更改他的設定值成功 ![]() PS..阿森請讓這篇放到知識裡 最近已有2~3個在問類似的問題了 ![]() ※ serpent7:感謝阿郎提供 |
NickyHayden(原振俠) 寫到: |
在馬路上你可以儘情外掛, 但只要你的身體姿勢不正確, 想要膝蓋磨地過彎的機率是微乎其微!你可以用超極低的傾角過彎, 幾乎整台車都磨到地了, 卻依然無法把滑行塊」開苞」. 從頭來看, 只要你已經磨得到腳尖或腳踏,那麼你所需要的絕對不是更深的傾角.
看看一些基本的事實: 假如你在彎中經常磨到排氣管, 遲早會因為前輪或後輪離地而摔車, 車身傾斜時你也無法依個人喜好的操縱方式任意大開油門, 因為當你使用愈深的傾角時, 胎的接地面積也愈小; 接地面積小則輪胎抓地力較小, 不穩定的因素也愈多. 用較深傾角來過彎一無是處, 一來抓地力較小, 而且保持車身直立時的穩定度能讓你又快又安全地過彎; 膝蓋磨地看起來也許比較快, 大多數其實是比較慢的. 讓滑行塊在地上磨的真正目的是去感覺你的傾角, 而不是在到處製造塑膠屑. 賽車手做這個動作是用來評估在超過極限而轉倒之前可用的傾角還有多少. 有些車手相當擅於使用這個方式, 甚至在一個週末就用掉一副滑行塊, 有時則是在前輪滑掉時利用膝蓋去撐住以避免轉倒. 回到身體姿勢的主題, 大部分騎士最常犯的錯誤是為了想讓膝蓋磨到地, 而把整個屁股移到座墊之外! 然而愈是把你的下身往外移, 滑行塊磨到柏油的機會就愈小, 理由很簡單, 因為你的身體將會呈現扭曲狀態, 而當身體愈扭曲時, 你的腿會往車身側移動, 當你的臀部外移到極限時, 腿卻貼緊車殼而無法伸展. 過度外移屁股還會造成其他的問題, 當你的身體過度扭曲時, 在這種不自然的動作下要把視線保持在出彎點上會有點困難, 此外這樣的姿勢會導致額外的施力在龍頭把手上, 進而造成操控上的不適. 這些都不是好現象. 第二種常見的錯誤是使用cross的騎乘方式傾倒車身, 在這種方式下內側手臂打直而外側手臂彎曲, 這種情形下車身的傾角會很大, 但因為騎勢的關係, 你會誤以為車身並沒有那麼傾斜. 新手似乎常犯這個錯, 因為身體不敢隨著車身而動, 但路面不良時可用此姿勢. 第三種常見的錯誤, 伸出膝蓋, 但身體直挺挺地. 這樣子要磨到機會實在是十分渺茫, 大概只有犛田時才會磨得到吧? 如何改善? 關鍵就是不要外掛那麼多, 意思就是說, 移動一半的屁股就夠了, 讓內側腿能夠放鬆! 說起來很簡單, 做起來也沒那麼難, 重點在於重心支點的運用. 適當的支點可以讓內側腿及上半身放鬆, 並避免不當施力於龍頭上; 如此一來操控性會變得比較好. 主要的重心支點應該在外側腿, 你知道為什麼跑車的油箱都要做這種形狀嗎? 這就是把身體「嵌」在油箱上, 你就可以利用外側腿承載體重! 但別搞混了, 這和把重量踩在右腳踏上完全是兩回事! 如何自我診斷 這裡有一個簡單而有效的方法, 把車子用側架架起來(Ducati車主最好找人幫忙扶住車子, 因為它的側架太脆弱了! ) 接下來擺出外掛的動作,試試看你能不能把雙手放開. 如果你放手後摔倒在地上, 那就證明了你沒找到支點, 而是「掛」在把手上騎車的! 找到正確支點的方式就是必須把外側腿卡在油箱的凹處上, 你可能必須把腳跟靠緊在腳踏(護板)上以確實夾緊. 現在把雙手離開把手, 你的身體應該是穩穩地固定在車上, 接下來就是把你的屁股移到正確的位置上, 如果外移一半以上就太多了, 大部分的狀況下, 你的「菊花」應該在座墊的邊緣上. 現在儘可能把內側腿放鬆, 讓它自然下垂.這就是最佳的姿勢了, 因為放鬆的腳能夠應付任何路面的變化(突起或凹陷的地方)而不致於對人車造成困擾, 如果腳太僵硬的話就像調太硬的避震器一樣, 會過度將路面變化的狀況傳到車身和騎士身上, 破壞了平衡. 最完美的騎姿是永遠保持身軀呈直線, 並且和車身平行, 當然有些騎士如Mick Doohan或Troy Bayliss可以把身體完全外掛或扭曲, 但是請記得這些傢伙可是用超黏的光頭胎在賽場上跑, 強大的抓地力足以付應付各種奇特的騎姿. 隨便到一條馬路上去看看那些想做這種動作的騎士, 通常下場都是蠻糗的! 因為輪胎的抓地力不夠用~ 良好的騎姿不只讓你膝蓋磨地, 還有許多其他好處, 騎起車來更輕鬆, 發生失誤的機會也少了許多, 你也可更容易注視彎中的狀況, 並且預估路線的進行. 最後, 你終將主宰這條馬路, 而你的滑行片也將磨損不堪, 而不再是光滑完全沒有磨擦過的滑行塊!不必多說, 練車去吧!… 作者不可考~轉貼NickyHayden整理排版 ※ serpent7:感謝阿毅提供 |
I LOVE 豹 寫到: |
因為小弟的 RR 是04 出廠的 ~ 因為知道 RR 04~05 的最大通病是大家所謂的
"燒電盤" ~ 為了避免發生於我的豹豹 ~ 就問了前車主這問題 ~ 怎知 !! 我的 RR 前車主是電機技師 ~ 他說 ~ 其實 ~ 燒掉電盤內的線圈 ~ 很多人都認為是最大的原因是因為 1. 油品的問題 ~ 2.散熱的問題 ~ 但因為他之前有透過關係問到日本 HONDA 原廠為何會有此問題 ~ 原廠解答 : 因為電盤內的線圈 ~ 是有與一個叫做 "整流器" 的東西相連結 ~ 04~05 的 RR ~ 整流器內的電阻與 06 以後的是不一樣的 ~ 連線圈也是不一樣 (這大家都知道) ~ 會燒的原理是因為 ~ 當靠電瓶發動後 ~ 行進間的動能轉換會超過 12 V 電壓的電流 將電瓶回充 ~ "整流器" 這時候的功用就很重要 !! 當我們催油門愈大 ~ 回衝的電流愈大 ~ 整流器會作用將電壓控制在最大不超過 14 ~ 15 V ~ 最低不低於 8~9 V 一但整流器電阻壞掉 ~ 又猛催油門 ~ 超過所能承受的範圍 最先燒的就是最脆弱的保險絲和線圈 !! 至於整流器內的電阻為何會失靈 or 燒掉 ~ 這就跟 "溫度" 就真的有相對關係了 ~ 06 以後的 RR ~ 線圈是重新設計的產品 ~ 而且電盤那的車殼已重新設計將它外露 ~ 為了就是讓車的高溫 不至於迅速在電盤與整流氣那邊暴衝 ~增加電阻壞掉與線圈燒掉的可能性 ~ 而且 06 以後的電阻與線圈已增加它的耐用度 (我忘記專有名稱叫啥) ~ 加上電盤那的工作溫度比 04~05 的 RR 更不容易 "拿溫度" ~ 所以 06 以後的 RR ~ 幾乎就很少有此 "症頭" ~ 而我有有去問了兩家我熟的店家此問題 ~ 一家是大概知道因為過熱燒掉 ~ 另一家就是解釋的和前車主說的是一樣的 ~ 那家店家說 ~ 這是可以檢查的 !! ~ " 測整流器的電壓 " !! 若是不論油門多滿 ~ 電壓都維持在 13 ~ 14 多的電壓 ~ 就是正常 ~ 若是將近要緊繃到 15 ~ 那表示電盤線圈快買單了 ~ 一定有一些人 ~ 明明線圈燒掉後 ~ 已經更換 ~ 不知道為何不久後又燒掉 !! 那就是 !! 其實他的 RR "整流器" 已經壞了 !! 就算換再多次線圈都一樣 ~ 只要一但長期催油過猛 ~ 線圈一定再燒掉 ~ 因為整流器早就已經沒抗阻 !! 不要再一直花冤妄錢 !! 店家說 ~ 線圈 7,8仟 ~ 但整流器一個大約 不到 2 萬~ 若是自己測試整流器就已經沒作用 ~ 就應該連整流器都換掉 ~ 這樣才是能確保 這個新的線圈能用更久 !! 至於曾經燒過線圈 ~ 整流器是否就一定也壞了 ~ 店家說不一定 ~ 要用電壓電流表測過後才能確定 ~ 因為 04 ~ 05 的 RR ~ 散熱的詬病無法有效根治 ~ "拿溫度" 的症頭就是 容易出現 ~ 怎辦 ...... 就是會對整流器和線圈造成影響 也許就像幾位大大說過的 ~ 夏天封車 ... ![]() 不然就別太長時間在市區停停走走 ~ 或是另有更好的方式 ... 換 06 以後的線圈和車側整流罩 ... ![]() 哇塞 ~ 那小朋友不就多到要用卡車載 ... ![]() ![]() ![]() ※ serpent7:感謝I LOVE 豹經驗分享 |
ccee 寫到: |
一整年的比賽.不管冬天.下雨天.大熱天我冷胎壓平均都是前後"34" ![]() ![]() ![]() 但也會視地面溫度.大氣溫度向下修正"2"PSI而已 這是我們實際拿著溫度槍跟胎壓表做過很多試驗.紀錄所得到一個比較平均的胎壓值....原廠公佈的前30.後28在龍潭這小場地.一起跑的前五圈需要熱胎讓胎壓升至可靠範圍內才可以重煞.大補油.否則很容易胎壁支撐性不足造成軟腳.導致車手誤判"懸吊太軟"."滑胎"..... ※ serpent7:感謝小鑫經驗分享 |
kenn 寫到: |
一般來說,每條輪胎,原廠都有最佳建議值,可以先參考這個數值,然後在家個人騎乘習慣與場地的不同加以調整,至於我,都是使用原廠建議
來,這是普利司通原廠建議,可以參考一下 http://mc.bridgestone.co.jp/jp/products/racingbattlax/ 這是單位轉換1psi=6.8932kpa ※ serpent7:感謝kenn提供 |
borg 寫到: |
190/55/17 輪胎總高度為 190 X 0.55 X 2 + (17" X 25.4) = 640.8mm
190/50/17 輪胎總高度為 190 X 0.50 X 2 + (17" X 25.4) = 621.8mm 若以廠車16.5吋框420mm來說 190/65/420 輪胎總高度為 190 X 0.65 X 2 + (16.5" X 25.4)= 666.1mm 很嚇人吧,廠車的傾斜角度不是市售胎可以做的出來的。 扁平比如果是55,換句話來說也就是胎寬的 55% ,如以190/55/17的輪胎來計算,190/55/17的輪框離地高為190mm x 55% =104.5mm ,若要計算總直徑則要乘上2倍(原因很簡單請用點頭腦),再加上輪框高 17" x 25.4 (一吋等於2.54公分,統一換算成mm則為25.4mm = 431.8mm ,再與胎皮高度加總之後 ,就得到了輪胎總高度囉。 扁平比如果為50,輪胎離地高度為95mm,胎高95mmx2 + 輪框高431.8mm = 621.8mm,所以扁平比不同,輪胎高度不同,且胎面形狀也不同,扁平比55可視為承受傾斜角度較大。 希望對你有幫助。 ![]() 補充bridgestone 的輪胎標示有190/645/17 ,當中的645是指整個輪胎的外徑已經算出來給消費者方便辨識,但是還是要參考整個胎型,並不是扁平比愈高,承受的角度一定愈大喔。 ※ serpent7:感謝borg提供 |
Rom 寫到: |
貼張圖給你看比較容易明遼 ![]() 這圖是之前論壇上有人貼過的 ![]() 簡單的說~ 正插是下三角台受力 所以鋼性較差但比較柔韌 簧下重量較高但避震器整體重量較輕 倒插是整個車台受力 所以鋼性較高感覺較硬調 簧下重量較輕但避震器整體重量較重 ※ serpent7:感謝阿郎提供 |
ccee 寫到: |
我簡單說一下好了....
"高低速"這名稱不是用騎乘速度快慢來做為調整的依據.... 是依"作動行程"作為調整的依據...作動總行程列假如有10公分..前面的3公分是低速阻尼控制.後面7公分是高速阻尼控制(以上是一個假設問題還是要依各廠牌懸吊做不同調整)...但...如果"預載彈簧過硬"你可能總行程都用不盡那調整阻尼效果可能不大..... ※ serpent7:感謝小鑫關於調整避震器的經驗分享 |
Rom 寫到: |
請各位1000RR的車友注意這個接頭
這是整流器接往電瓶的接頭 久了很容易燒掉 像下圖: ![]() 燒掉的原因我猜測可能是洗車後車子沒完全乾燥 亦或是車子長期停在濕氣重的地方 導致氧化後電阻變大溫度升高導致 8) 這張照片中的情況還算是比較不嚴重的 我看過整個塑膠接頭都"呼"掉的 ![]() 有機會拆車殼的話記得將其拆開來檢查檢查 保養方式可以參考路雷夢的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k1200r-PAPAGO/article?mid=7867&prev=8194&next=7340&l=f&fid=14 這部份也有可能是導致其他電系出問題的原因 至於燒電盤是不是與其有關聯則尚未可知 ![]() 我拆的這一台就是因為電盤燒了 我在拆的過程中才發現整流器接頭也焦了 ![]() ![]() ※ serpent7:感謝阿郎提供 |
Rom 寫到: |
原廠 鐵盤;最耐用,但也最重 ![]() Stealth 鋁鐵複合盤;耐用但重量不比原場輕到哪兒去 ![]() SUNSTAR 鋁盤;有加硬陽極處理,比AFAM耐用多了但當然還是比不上鐵盤 ![]() ![]() AFAM 鋁盤;輕但不耐用 ![]() 以上是指後齒盤而言 前齒盤都是鐵盤沒有鋁的 ![]() ※ serpent7:感謝阿郎提供 |
hrc998 寫到: |
以我自己的06RR為例子
將後坐墊打開,尾殼裡面會有一張與下圖相同的貼紙,我們先將COLOR跟CODE記起來 ![]() 如果你有零件手冊的話最好 ![]() 我們先查詢我們需要的料件 (舉例:我需要右邊翅膀的大貼紙如下圖) 數字5 6項代表左右邊 ![]() 我們在零件手冊裡面可以看到5 6項的料件編號有下面四種 ![]() 我需要的是右邊的貼紙所以我就記下第5項裡面的64815-MEL-D20ZA與64817-MEL-D20ZA在去對照我們之前尾殼裡面色卡貼紙的COLOR跟CODE號碼 我的06RR銀黑色COLOR號碼NH-167M-U CODE號碼NH167EA,很明顯我要看圖裡3號的欄位編號 ![]() 接著將剛才查詢到第5項的兩組料號在零件手冊裡面比對一下,我們可清楚看出來64815-MEL-D20ZA是06年紅色RR的,而64817-MEL-D20ZA是06年銀色RR的,所以答案就揭曉嘍! ![]() ※ serpent7:感謝小蜜蜂提供 |
i_s300 寫到: |
偶研究好了~一般里程顯示有三種~
1.里程A 2.里程B 3.總里程 我們一般都會設在里程A~以便於記里程數~才不會忘了去加油 ![]() ![]() 報告完畢~ ![]() ※ serpent7:感謝金毛提供無尾熊儀表顯示方式 |
Rom 寫到: |
這是某人給我的檔案
我覺得還不錯 給大家參考一下 ![]() 以下這張是 Ohlins 的使用手冊的圖片,借來使用一下 ![]() F1 & R1 懸空避震器全長(full extension F1) 避震器活動摩擦阻力 (Stiction) F2 & R2 未載重避震器全長 上卡(Stuck Down) 下卡(Stuck Down) 上卡+下卡 平均 (F2) F3 & R3 載重避震器長度 上卡(Stuck Down) 下卡(Stuck Down) 上卡+下卡 平均 (F3) 調整完畢後F1-F2行程 一.測量F1 1.將車頂高輪胎離地測量避震器全長 。也就是Ohlins圖解中的F1 二.檢查避震器活動摩擦阻力 (Stiction) 1.將避震器綁上束帶把車頭往下壓,在很慢慢很輕輕的放回。 2.再把車頭往上抬,在很慢慢很輕輕的放回,比較兩者的差異。測量一下有多少mm。 3.重複2次確保數值相同,避震器活動摩擦阻力Stiction應在6-8mm之內。(後避震為3mm) PS.阻力越小越好,太大的阻力,避震器不管怎麼調整都無法發揮功能,可能是前避震器需要保養、扭曲、三角檯歪掉或是前輪沒有裝好。 三.測量F3 1.坐上車,一人扶車一人壓下車頭,輕輕壓下很慢很慢放回,測量長度2次,確保讀數相同,並記錄數值下為[下卡]數據。 2.再將車頭抬上,很輕輕提起很慢很慢放回,測量長度2次,確保讀數相同。並記錄數值為 [上卡]數據。 3.將[下卡]與[上卡]相加除以2,算出它的平均值。也就是Ohlins圖解中的F3 四.調整預載 1.調整預載將F1-F3之行程為35mm(後避震為30mm)。 五.測量F2 1.空車狀態下按測量F3之步驟算出平均值。也就是Ohlins圖解中的F2 2.測量好後F1-F2應約為20mm(後避震為10mm)。 結語 1.F1-F3可藉由調整預載完成,F1-F2僅能由更換彈簧完成。 2.調校好的車子,空車的時候,車頭輕輕一壓會下去,輕輕一抬會上來。 3.調整好時如果空車的時候車頭硬硬的不會動表示F1-F2太少,就是彈簧太軟。 4.調整好後F1-F2<20mm>20mm即為彈簧偏硬。 5.下表為OHLINS建議數值 ![]() ※ serpent7:感謝阿郎提供 |
Fu_Chao 寫到: |
+1 ![]() 【參考】HONDA車身號碼的意義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生產國 JH2:日本, 1HF:美國, 3H1:墨西哥, 9C2:巴西, VTM:西班牙, YC1:比利時, ZDC:義大利 ※日本國內銷車(沒有生產國) X X X X = 形式號碼 PC40, RC45, SC57, SC59, 等 第一字:排氣量(P=600cc,R=750cc~,S=1000cc~) 第二字:用途類別(C=Super-sports) 第三・四字:開發順序 X = 規格變更‧版本 2, A, B, C, D, U, (0, 3, 4) ※有這個中包含的可能性的目的地編碼 2:加拿大(CM), A:英國(E/YB),歐洲直銷(ED/YE),法國・芬蘭・義大利(F/YD),北歐(ND/YG), B:德國(G/YC), C:瑞士(SW/YF), D:德國(G),丹麥(DE), U:澳大利亞(U/YH) X = Check digit X = 製造年 A(1980),B,C,D,E,F,G,H,J,K,L,M,N,P,R,S,T,V,W,X,Y(2000), 1(2001),2,3,4,5,6,7,8,9(2009) X = 製造工廠 A:美國(OHIO), B:比利時, C:日本(埼玉), D:墨西哥, E:西班牙, F:義大利, K:日本(熊本), M:日本(濱松), R:巴西, S:日本(鈴鹿), T:日本(栃木), 4:美國(SOUTH-CAROLINA) X X X X X X = 串行號碼 小改樣前:000001~, 小改樣後:100001~ |
Fu_Chao 寫到: |
【規格概要】
[歐洲規格] *最大馬力172ps/最大扭矩11.7kg‧m ![]() *根據法國規格和德國規格等銷售國被限制有馬力 *前燈熄燈開關裝備(ED規格非裝備) *觸媒裝備 [北美規格] *方向指示燈大型化及側面反射鏡裝備 *速度儀表英里記載 *失盜抑制裝置發動機防盜鎖止,HISS非裝備(AUS規格被裝備) *觸媒非裝備 (被正式公佈沒做,不過一般認為根據觸媒非裝備馬力比起ED規格約6ps增加,重量約2kg輕量化做) *北美一部分的地區(加利福尼亞州),也有觸媒被安裝的情況 [日本國內規格] ![]() *為了與國內環境限制對應,吸排氣口縮小,由於ECU的設定變更等調整最大馬力及最大扭矩 ![]() *以180km/h速度限製器工作 ![]() *後面鏈輪齒的尺寸變更 *驅動鏈子追加防音材,在引擎週邊配置防音材(主要橡膠板和樹脂),噪音限制關懷 ![]() *緊急警告燈的裝備(2005年型式以後) 馬力根據銷售處的國家的規定不同 ![]() ~ 為性能高不介意也沒有問題 ![]() ![]() ※ serpent7:感謝綠川桑提供 |
ameanshinobu 寫到: |
前陣子換油....
發現油量這個訊息還真難找到.... 所以上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 原廠前叉彈簧磅數: 約8.5N/cm^2 (手冊上沒有寫...實際壓用了4年多的彈簧感覺猜測..) 可更換的選擇: Ohlins 9.0、9.5、10.0 料號分別是08715-90、95、10 03-04年Ohlins出的對應也是 9.0、9.5、10.0 料號08694-90、95、10 代理商只有進9.5N/cm^2...據說是因為10的太偏賽道... 另外也有找到一些訊息是體重超過100kg的要用10.5N/cm^2 這部分是給Aprillia Tuno的數據... 所以以05-06 CBR600RR而言... 大概可以這樣子選 65kg以下=>9.0 65~99 => 9.5 100up => 10.0 長度跟線徑等其他資料忘了量... 等改天去拿原廠前叉彈簧再補給大家.... ========================================================= 原廠前叉油: PRO HONDA SUSPENSION FLUID SS-55 10W(倒叉) PRO HONDA SUSPENSION FLUID SS-8 10W(正叉) 手冊上有兩種推薦油...SS-55是給05-06用(倒叉) SS-8是給03-04用(正叉) 更換油量是 362c.c 加減2.5c.c (倒叉) 531c.c 加減2.5c.c (正叉) 從上面說明...不難發現...其實前叉油也是有分成給倒叉用、給正叉用... 所以在選擇前叉油的時候...最好注意一下分別... Ohlins出的前叉油有5W、10W、15W... 代理商是推薦用15W... 但是本次更換..沒有換Ohlins的油.. 所以Ohlins是否有細分倒叉用跟正叉用是未知..... 福斯Fuchs前叉油...同樣有分成5W、10W、15W... 據瞭解..Fuchs也算是Ohlins在國外推薦用的保養油... 所以這次是用了Fuchs 10W.... Fuchs就有分倒叉用跟正叉用... 目前拍賣上面大多都是正叉用...所以是倒叉的車友們... 還是找信任的店家買會比較好.... 至於W數選擇... 5W比10W稀...10W比15W稀... 所以希望有強一點的阻尼感的車友... 可以選用15W..或者是更高號數的前叉油... 如果覺得原廠阻尼太強...可以選用5W... ================================================================== 勸敗區: Ohlins有出前叉升級套件.... 分別是 阻尼棒、彈簧、頂蓋、油.... 據說..換了這些..就可以把筷子貼上Ohlins !!! 但是這組升級套件...嗯...可以買一隻後面的老師...XDDDD ※ serpent7:感謝ameanshinobu提供 |
maialwaysweb 寫到: |
有關改裝排氣管驗車之刁難
應對方式: 只要有排氣管也就是消音器(且有防燙蓋),就不能開設備不全。 變更致影響行車安全,由於警察只是執法人員,並非專業人士,影響行車安全部份並非執法人員能判斷的,除非該員有ARTC車測中心之類的相關資歷或證照(如果有證照,請它出示證照以茲證明)。 三.排氣管變更的規定,在交通安全規則附件十五 汽車設備規格變更規定第四條第二款中有明文規定,本項設備變更得不經公路監理機關辦理變更登記,相關規定請參閱第十頁。 四.有裝置防燙蓋卻被刁難的話,請參閱第十一頁機器腳踏車排氣系統隔熱防護裝置。 五.請執法人員依法行政,否則將違反中華民國刑法第四章第125條瀆職罪,依法可以提出行政訴訟,請參閱第十一頁有相關法律規定。 六.拒簽罰單並不構成妨礙公務罪,向執法人員表達個人意見是個人的權益,不需受到執法人員妨礙公務的威脅,中華民國刑法第五章妨礙公務罪請參閱第十二頁。 七.每個人都有權利向執法人員詢問它的警員編號(臂章上面鴿子標誌下方也應有編號),可以依此編號向台北市警察局政風室、警政署政風處檢舉(請參閱第十三頁)。 八.需要立法委員的幫忙,立法院交通委員會的各委員電話請參閱第十四頁。 第十八條 汽車車身、引擎、底盤、電系等重要設備變更或調換, 或因交通事故遭受重大損壞修復後,不申請公路主管機 關施行臨時檢驗而行駛者,處汽車所有人新臺幣二千四 百元以上九千六百元以下罰鍰,並責令其檢驗。 汽車所有人在一年內違反前項規定二次以上者,並吊扣 牌照三個月;三年內經吊扣牌照二次,再違反前項規定 者,吊銷牌照。 應對方式: 一.排氣管在汽車設備規格變更規定裡面的設備分類為其他設備(參閱第十頁),並非歸類為車身、引擎、底盤、電系任何一項,開第十八條是依法無據。 環保署非專業人員的噪音檢測應對方式: 一.環保署人員檢測排氣管噪音前,請它出示車測專業人員的證明及證照(機動車輛噪音管制標準中第十一條中有提到,參閱第十八頁),並非有器材就叫專業,不然拿個鍋鏟就代表可以作出滿漢全席? 二.請自稱專業人員的環保署專家解釋一下(參閱第十六頁)機動車輛噪音管制標準的作業程序,何謂加速噪音?何謂原地噪音? 三.加速噪音標準裡面提到:機動車輛於一定路程、一定檔速行駛狀態下,測出之最大音量,請注意行駛狀態四個字,所以不能把車子架起來亂摧一通,如果架車起來亂摧一通此檢驗方式不合規定。除非環保署人員有辦法把儀器依照標準安裝在車上騎在道路上測試,否則可以直接要求不檢測此項目。(事實上第九條已說明路邊檢測只能檢測原地噪音) 四.原地噪音標準裡面提到:車輛於原地在一定引擎轉速下,測出之音量,所以檢驗人員沒有引擎轉速表等相關儀器的話,是沒辦法作檢測的。 五.檢測標準並非以背景噪音加10分貝為標準,要按照機動車輛噪音管制標準(第十八頁)中的原地噪音標準表格上明載為99分貝及94分貝另外再加5分貝(依車輛出廠日期當時的環保規定)。 六.請執法人員依法行政,否則將違反中華民國刑法第四章第125條瀆職罪,依法可以提出行政訴訟,請參閱第十一頁有相關法律規定。 七.拒簽罰單並不構成妨礙公務罪,向執法人員表達個人意見是個人的權益,不需受到執法人員妨礙公務的威脅,中華民國刑法第五章妨礙公務罪請參閱第十二頁。 (第20~24頁有相關公文,可以直接拿給警察看,請它不要亂開單) 附件十五 汽車設備規格變更規定 資料來源: 汽車設備變更規定 (公路總局) http://www.thb.gov.tw/main_03.htm 刑法 (全國法規資料庫) http://law.moj.gov.tw/ 機動車輛噪音管制標準 (中華民國環保法規資料中心) http://law.epa.gov.tw/zh-tw/laws/177960337.html 撰文者[摩特藝術]saga 2009/03/28 只要沒有用於商業用途,歡迎轉載,目的是為了讓車友們多瞭解目前法規。 ※ serpent7:感謝maialwaysweb提供 |
阿燁 寫到: |
因為 今天拿到水龜 加上之前有人問說水箱水怎麼換
所以趁著晚上涼爽 做了更換動作 也拍照做紀錄了 有圖 大家比較容易瞭解啦 1.上刑台.......用駐車架將車立好 ![]() 2.下半身脫光 ![]() 3.旋開洩水螺絲(中間圈起來那顆就是了) ![]() 4.打開水箱蓋 ![]() 5.因為大氣壓力 所以冷卻水會激射而出 請用容器接好不然會被正義魔人PO幹版 ![]() 6.將油桶抬起 (這邊是換水龜過程 只需會冷卻液的同學請自行跳過.....) ![]() 7.水龜就藏在這裡面 兩顆螺絲鎖著 裡面那顆非常的 難拆........... ![]() 8.拆除旁邊的排氣管碟型閥門 伺服馬達後 才能將棘輪版手插入慢慢旋鬆 ![]() 9.終於見到原廠水龜了 ![]() 10.HRC低溫水龜 ![]() 11.上面標示 62度 開啟 ![]() 12.原場的 82度 ![]() 13.將低溫水龜安放好 水管鎖回 ![]() 14.洩水螺絲鎖回 注入冷卻液 直到滿溢 (只換冷卻水的同學請直接跳到這) ![]() 15.發動引擎 到達水龜開啟溫度 (低溫水龜62度UP 原廠82度UP) 繼續注入冷卻液 直到滿溢 ![]() 再來就是回復了 蓋上水箱蓋 檢查有無漏水 將附水箱注滿 殼裝回 這些就不用再拍照了 以上 報告完畢..........有問題的話 歡迎發問@@ ※ serpent7:感謝阿燁提供 |
hondashane 寫到: |
原廠二手後避震器 :價值6000, 用了兩年362*2=724天, 賣出價約3000
價差3000/724=4.14 元 O老師二手避震器 :價值30000, 用了兩年362*2=724天, 賣出價約26000 價差4000/724=5.52元 5.52-4.14=1.38 每天只差1.38元, 就可以享受高級後避震的抽插 您選哪一種呢? ![]() ※ serpent7:感謝hondashane提供 |
senmin 寫到: |
CBR1000RR 2007
前叉預載 : 調到最弱後轉強7圈 壓縮阻尼: 調到最強後轉弱1又3/4圈 回談阻尼: 調到最強後轉弱2又1/4圈 後避預載 : 調到最弱後轉強4格 壓縮阻尼: 調到最強後轉弱17格 回談阻尼: 調到最強後轉弱2又1/4圈 不過話說最近一直夢到OHLINS ![]() ※ serpent7:感謝senmin提供 |
xsamld0506 寫到: |
簽和解書仍挨告 車禍糾紛缺「但書」
路上開車,擦撞小意外難免,一旦碰到,只要狀況不嚴重,很多民眾可能當場就賠錢和解,大事化小;但就有一位小姐開車跟摩托車發生車禍,經過警察調停,也簽了「警方提供的」和解書,對方事後竟然成功提告,還求償數萬元!原來和解書會無效,漏洞就在雙方沒有載明,「放棄」刑事求償權跟告訴權,才給了對方敲竹槓的機會。 投訴民眾A小姐:「他說他是學法律的,所以他很清楚,雖然已經簽了和解書,但是我還是讓人受傷,我逃不了刑事責任。」 車禍和解書籤了法律常識---簽和解書仍挨告 竟然無效! 2年前,A小姐開車不慎跟一名機車騎士互撞,雙方同意和解,醫藥費跟修車費都付給對方,沒想到,對方卻在「半年」刑事告訴權到期前3天,對她提告,求償近7萬元。 A小姐:「法官幫我們調解和解金額,所以我又花了好幾萬錢賠償給他,他才願意當場撤銷告訴,重點是這個和解書,是警察提供給我的,我這個和解書,也是在警察面前簽署的。」 車禍和解書有漏洞,容易被敲竹槓,以過失傷害罪來說,雙方沒提告,要靠和解書自保,內文除了寫清楚和解金額,一定要記得寫上,雙方「放棄」或「保留」,對於車禍的「民刑事求償權」及「刑事告訴權」,因為寫上放棄,等於從此互不相干,寫「保留」,萬一被害者日後出現後遺症,比較有保障。 假設雙方告上法院才和解,千萬要寫「同時撤回」民事起訴及刑事告訴,避免節外生枝。律師林憲同:「民事弄清楚了以後,6個月內記得要寫那句話,就是『雙方撤回或捨棄放棄刑事告訴權』。」 和解書不光證明賠了多少錢,寫清楚但書,最好要「約定和解不提告」,違約要賠錢 |
roshana 寫到: |
這個案件的問題就是沒有寫清楚,放棄一切民事、刑事的請求權。
史旺的「約定和解不提告」也是有漏洞,是我就會說,「沒有寫清楚不提告民事還是刑事」。 警察的和解書可能只有寫到「賠償金額」。這個概念很簡單,出車禍沒人受傷,就沒有刑事責任,只就動產的部分來寫金額,而動產是就民事的定義來賠,也就是恢復原狀,或是換等值金額。 出車禍有人受傷就涉及刑事的過失傷害,除了要賠民事的金額,也可以加上刑事的提告,那就又落到民事的賠償,不只要賠還是背上刑事責任,可能是有前科或是緩刑等… 總之以後和解書記得加上「放棄一切民事、刑事提告及請求權」 ※ serpent7:感謝Eddie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