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各位大大胎壓方面的疑惑~

小弟最近換上光頭胎

但是有聽說好像如果在跑連續灣路為了增加接觸面積

胎壓方面會打少一點

那前後輪正確的數據大約是多少?

那如果是夏天有需要增加或者減少嗎?

請各位高手給予指點!
我都打比原廠少一點點而已 88850
前36後38
打少一點胎壓,是為了提升胎溫
打少一大截胎壓,才是提升接觸面積
但這樣會造成異常磨耗
而且會過熱使膠質太軟,操久反而更滑
我600前32後30這樣算胎壓低嗎??!前輪比較嚴重磨損~所以前面都打多一點
前輪嚴重磨損...可用指甲壓壓看胎肉厚度
胎肉厚度對行車安全的關連性,比微調胎壓還高
建議還是依照原廠規範來打,上下+-3psi就好
suarong阿榮 寫到:
打少一點胎壓,是為了提升胎溫
打少一大截胎壓,才是提升接觸面積
但這樣會造成異常磨耗
而且會過熱使膠質太軟,操久反而更滑


請問阿榮大大

如果是以夏季氣候.路線跑北宜來說

有建議打多少

之前我用米其林POWER 2CT.都是依照原廠胎壓打.

但是有聽到不少車友說如果上光頭胎.或者要跑場地的話

胎壓要打少一點.這樣抓地力才會夠強.

但是都沒有一個很確定的數據.

畢竟小弟我騎車都會騎很快.這個有關安全性的問題.

光頭胎感覺有個魔咒!溫度不夠也怕怕的!胎壓不夠也怕怕!
B牌跟M牌的胎壓差異頗大
P牌不熟
Canaan 寫到:
B牌跟M牌的胎壓差異頗大
P牌不熟

B牌我都打前後32.M牌前29後28
因B牌胎壁鋼性較軟.....P牌跟它不太熟 hehe
很難說
簡單方法:
冬天
當你確信騎熱後,操控順暢
請下車,兩手脫手套,用右手握住整個胎面
維持30秒
整個感覺像是很舒服的洗澡水一樣熱,就對了
如果不夠熱(拿來洗澡會著涼的水溫)
就是胎壓太高,放掉3磅再上路試試
如果看到胎邊起毛球,那就是胎壓太低,請補充5磅再上路試試
測試完成後,夠熱,又不會起毛球
很好
回家後等半小時再測,就是你理想的冷胎壓(冬天適用)
冬天出發前,記得維持此壓力值
(很熱的夏天請從38開始降)
附帶提醒:當胎肉不夠厚時,輪胎再熱,還是一樣會滑
suarong阿榮 寫到:
很難說
簡單方法:
冬天
當你確信騎熱後,操控順暢
請下車,兩手脫手套,用右手握住整個胎面
維持30秒
整個感覺像是很舒服的洗澡水一樣熱,就對了
如果不夠熱(拿來洗澡會著涼的水溫)
就是胎壓太高,放掉3磅再上路試試
如果看到胎邊起毛球,那就是胎壓太低,請補充5磅再上路試試
測試完成後,夠熱,又不會起毛球
很好
回家後等半小時再測,就是你理想的冷胎壓(冬天適用)
冬天出發前,記得維持此壓力值
(很熱的夏天請從38開始降)
附帶提醒:當胎肉不夠厚時,輪胎再熱,還是一樣會滑



請問前輩 起毛球 是胎削嗎

一般街胎 熱胎後 到達42PSI 會不會抓不住呢


想問的是說 有沒有熱胎後最好不要超過多少 PSI

會不會熱到胎壓變高 高到觸地面積變小 而抓不住( 先不說 熱衰竭)

還是說 就是照前輩上述的方式來測

小弟新手 可能問的問題 讓你覺得怪怪的 請見諒
上次大鵬灣來一票國際賽車手比賽

偶棉台灣的賽車手才知道他們前後都打20psi上下 what what what

難怪台灣的賽車手都輸人家一大截 Question

現在全部的台灣賽車手都打20psi上下 hehe


PS:建議光頭胎最好別在公路上殺彎,因為忽冷忽熱會讓胎肉變質,嚴重時會喪失抓地力
比賽胎要求的高溫
與道路胎不同
如果
道路胎打上20磅低壓力
去操山路的話
操控性差 因為
山路的激烈度不夠 使壓力上不來
(溫度倒是會很高 高到膠質都快融了)
輪胎的支撐性不夠
PTCA 寫到:
上次大鵬灣來一票國際賽車手比賽

偶棉台灣的賽車手才知道他們前後都打20psi上下 what what what

難怪台灣的賽車手都輸人家一大截 Question

現在全部的台灣賽車手都打20psi上下 hehe


PS:建議光頭胎最好別在公路上殺彎,因為忽冷忽熱會讓胎肉變質,嚴重時會喪失抓地力


光頭胎用過一次之後發現 小弟新手不適合 胎都熱不起來 最高才38~40度

消磨又快..... Surprised
前33
後38
為什麼 很多人都說 熱胎後 最好胎壓約在42PSI 以下

有這樣說法嗎

小弟喜歡 東問問西問問 請見諒
1頁(共2頁) 前往頁面 1, 2  下一頁 快速轉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