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車的軸距,前傾角與操控

軸距就是前後輪軸心距離
前傾角就是前叉與鉛錘線的夾角
一般來說,前叉鎖低一點(叉管突出上端多一點)
會縮短軸距,縮小前傾角
能使車子轉向更靈活,相對使直路穩定性稍差
至少我以前的SV1000S降車頭後會感受轉向靈活
山車的原理也是這樣嗎?
不同款式的山車,其前傾角不同,
所造成的影響也是轉向與穩定性的差別嗎?
而同一台車,降車頭與升車頭造成的優劣可否比較?
軸距長一點(3%左右)對車的動態有何影響?
二十幾年前當學徒的時候, 當時修凱太山車的師傅是這樣講的...

技術車因為要快速扭動把手, 所以前傾角小一點比較輕手, 軸距也短.

越野車則是車身幾何與街車相仿, 但是考慮離地高與騎姿, 不可以隨便降車頭.
回阿榮大,

有本書叫做 Motorcycle Handling And Chassis Design(摩托車操控與車身設計), 裡第三章有提到基本摩托車幾何(Geometry). 特別提到軸距和前傾角. 不知道是否對您有幫助?

電子版下載: http://www.mediafire.com/?ezj8hvb7p89ptnv
suarong阿榮 寫到:
...山車的原理也是這樣嗎?
不同款式的山車,其前傾角不同,
所造成的影響也是轉向與穩定性的差別嗎?
而同一台車,降車頭與升車頭造成的優劣可否比較?
軸距長一點(3%左右)對車的動態有何影響?

我幫您問了這邊5th Gear的店長Bill, 他說"降頭在高速行駛時穩定性較差, 只需要把後面跟著降低就可以了."
www.5thgear.ca 寫到:
Lowered front will be less stable at high speeds , he could just lower the rear to match it.
多謝回覆
後面降低的話
前傾角又會增加回原來的水準
減少原先追求操控靈活而採取降前叉的效果
不過車身降低的效果
重心降低會使車體動態靈活
而拖曳距縮短,也會使轉向靈活
仍然不利於穩定性,但可彌補只降前叉的過頭影響
所以,前後一起降車身,靈活度提高,穩定性略降
山車的穩定性本來就不好,何必強求呢?? 況且山車有越野能力,有較長的避震行程,縮短了前傾角也減少了行程,不就有違設計的初衷??
不需要強求
這是微調
任何車的設計都有微調的空間
suarong阿榮 寫到:
不需要強求
這是微調
任何車的設計都有微調的空間

可針對本身較常騎乘的路線做調整
本身也是將前避震拉高提伸靈活度
然後前後避震的調整也是重點
最近每次騎完都會做避震器的調整
不知榮大對避震的調整有何見解
大部分的車沒本事讓你把軸距調到差3% hoho
1頁(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