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R-MJN 40 調好油面,低速卻無力發抖

為了徹底將我愛車KTM640與TMR-MJN 40調好
讓低速過濃(螺絲幾乎全關了)以及起步稍抖的問題解決
我懷疑這顆中古的TMR-MJN原本的油面就被動過了
因此我將浮筒降低,預計降低油面
想要讓怠速,起步,低速,中速的銜接能夠順暢
由於缺乏數據,完全憑感覺
浮筒降低後,調整怠速混合比,抓不太準
怠速到起步與低速的情況
完全都是抖的 調不到穩定出力 反而比原先更差
可見油面的設定錯誤
難騎得要命!! (原本還不難騎的說)
請教專家,是否有這顆化油器浮筒/油面的數據
讓我從正確油面開始
才可以做後續的全套調整
感恩


suarong阿榮 在 星期二 四月 30, 2013 12:26 pm 作了第 1 次修改


請參考~
哦.12+-1mm
我拿到資料,調成11mm,還在標準值
略高無妨
上週調好油面
熱車後調整怠速混合比
怠速穩定,但起步無力,抖抖抖
原本懷疑是我油針位置稍高(全幅5格,現況為居中稍濃一格)
導致一催油立即供濃油而不順
但是...矛盾的情況發生
低速不順時,此時拉阻風門(已熱車),會變順暢無礙
起步到低中速都順暢(這樣不是表示低速偏稀嗎?)
推回阻風門,又變成抖抖抖
這樣低轉速情況,到底是過濃還是過稀...?
高手可有建議?

目前想要嘗試的做法
假定它起步偏濃(忽略阻風門事件)
預計將油針調低一格
接近前次的良好設定

油門開度的影響


調整的方法

已上節錄自原廠手冊

油氣過濃的現象
1. 引擎在還沒有達到工作溫度前, 反應較好, 達到工作溫度後反而比較遲鈍
2. 冷車不需要拉阻風門就能啟動, 通常是有點過濃
3. 由3/4急回油門到1/2時會有頓挫不順的現象
4. 油耗過高
5. 火星塞呈黑色

油氣過稀的現象
1. 引擎在達到工作溫度之後, 低速還需要開阻風門才會比較順則通常是太稀.
2. 引擎反應遲鈍無力, 在油門急轉加速時會產生暴震
3. 火星塞呈慘白色
4. 進氣歧管內回火

=============================
個人覺得狀況是低速過稀
可以混合比螺絲先多轉一些先試試看
謝謝提供
這篇我有
我再詳細看看
已解決
昨天將油針調稀一格(插銷向上一格)
起步不順的問題就改善
騎熱後再調好怠混比
整個就達到9.5成的順暢度了
所以
原先的狀況,是油針稍高,
催油時低轉速過濃導致不順與抖動
但令我不解的是
為何不順當時,拉阻風可以變順?
依然不解
suarong阿榮 寫到:
已解決
昨天將油針調稀一格(插銷向上一格)
起步不順的問題就改善
騎熱後再調好怠混比
整個就達到9.5成的順暢度了
所以
原先的狀況,是油針稍高,
催油時低轉速過濃導致不順與抖動
但令我不解的是
為何不順當時,拉阻風可以變順?
依然不解


會是因為阻風門開進氣量變大,所以原本過濃的油氣得到調整就變得比較正常!?
首先低轉速抖的問題是
低速供油過稀,高速供油過早過濃

以下說明
因為PS已經鎖死了
此時引擎在吃MJ的油
怎麼吃?是JN高度提高+怠速螺絲調整的結果
此舉更引發低速過稀
也誤導人以為低速正常
所以拉組風門時低速會變順


當轉油門時
這時變成MJ主導供油
因你JN高度提高+怠速螺絲調整=MJ供油提早
導致整個MJ供油曲線提前
所以在轉油門的瞬間供油量大增變成過濃
我印象好像是裝200以上的MJ

驗證
JN降低一格延後MJ供油曲線,再調整PS提供正常供油就順了
不建議把浮筒位置調整到最高安全界線
原因是當行使長斗下坡時可能發生透氣孔卸油現象
真是專業解說!
我得到的另一數據,是浮桶高度11mm
http://www.mikuni-topham.de/ENGLISHSITE/TMR_single_Carburetors/TMR40-36/TMR40-36.html
因油針尚未隨著油面正確後進行調整
導致MJ過早供油,發生低速過濃不順
(最終調整時因降低油針,得到低速順暢可證實此點)
皆發生在1/4油門以內
多灌些油(其實是多放些空氣進去),油氣比移向正常
可脫離低轉速的不順
此時調整怠混比螺絲,不論濃或淡,皆無法改變低速起步的抖動
此過程中,拉起阻風門卻可讓低速順暢
照理說是補濃油氣,卻在過早的MJ供油高濃度下
得到順暢
這還是想不出解釋
MJN40 TPS DRZ400專用裝在KTM 640上
會出現的差異就是低速
也就是怠速時節流閥開度
640怠速所需的進氣量比DRZ400多一些
所以怠速時節流閥開度會比DRZ大
因此油針高度也會被提高
提高油針的高度代表整個高速供油曲線提早
加上油針卡環向下一格,更把整個供油曲線提早

因此在調整怠速時會不好調.也會被誤導成低速正常

其實低速是不正常的,只是被過早的高速撐著

640裝DRZ MJN40建議
油針卡環升一格(第2格)
加速幫浦退2圈左右
低速才好調

補充,油面高度只要在標準值狀況下,油針高度是不需要跟著油面高度調整
果然是專業
我的MJN不曉得是不是專屬DRZ設定的
不過我拿到時,他是MJ 175
我馬上改成200,到全油門8K轉(切電抓離合滑行),燒的顏色也漂亮
低速油嘴則不清楚,也不想拆,
因為市面上沒有
它只能向吉村公司買,如果沒差太多,乾脆用調整的.
當時還在摸索調整原理及方式
由於驗排氣太濃,怠速調準過關後,
卻又發生低速油門缺油(不很抖,是直接不給力)
想修正油針高度,才發現油針C環在上數第2格 時機偏遲
降到第3格提早出油時機,此時低速缺油問題排除
過了一年之後
由於我亂動設定
才又想到過去調整的過程
將它調回以往良好的狀態
也因此學到了一些經驗:
那就是
沒事別亂調,除非時間太多
賣豆乾的 寫到:

加速幫浦退2圈左右

抱歉...阿榮老師借我插花問一下
豆乾大提到的加速幫浦退2圈這一點,上次我在洗化油器時才發現這個原來也可以調
我想了解的是...這一段是調整大補油門瞬間的額外供油量嗎?
如果是的話,那麼如果多退個幾圈,是否可以改善我大補油門時總是會頓一下再衝出去的問題呢?
應該是看你大補油門會延遲的區段
在該區段的加速幫動作
檢查看是不是有隨著油門壓下去
(回主題)
檢查我的化油器,發現低速油嘴只有35(中古貨嘛!)
導致調整方式被侷限
要彌補起步需要的油量,需調濃混合比
但此舉會使怠速汽油味重,且停紅燈可能熄火
不過騎起來還算順
彌補低速油量不足還可以拉高油針一格
提早供油時機
可行,而且平地出力不錯
但此舉卻會影響整條供油曲線,偏向稍濃
上山高海拔空氣量降低時,動力會明顯降低
此外還有油面高度,一旦調好就不要亂動
以上三者可彼此搭配做微調
不過需要多次試誤,還是會發現有些區段不正確
所以
用螺絲(混合比)、卡環(油針高度)及鐵片角度(油位)
去彌補低速油嘴的不足
是不正確的辦法
現在要換低速油嘴,必須跟吉村叫貨
請問,625cc單汽缸
用幾號低速油嘴,比較合適?
riggs999 寫到:
抱歉...阿榮老師借我插花問一下
豆乾大提到的加速幫浦退2圈這一點,上次我在洗化油器時才發現這個原來也可以調
我想了解的是...這一段是調整大補油門瞬間的額外供油量嗎?
如果是的話,那麼如果多退個幾圈,是否可以改善我大補油門時總是會頓一下再衝出去的問題呢?


這是調整加速幫浦作動時機
640怠速的節流閥開度比較大
因此一點點油門加速幫浦就會開始作用
退兩圈是依640特性作調整
修正加速幫浦作動時機
正常車輛不用調整
你是4缸車加速幫浦作用反應跟單缸車也不太一樣

建議你別調
1頁(共2頁) 前往頁面 1, 2  下一頁 快速轉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