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萬的 2015 WE/R1 有人訂了嗎

今天看到桃園奕綸車業 開始接單 報價

歐規WE/R1 89.8萬
歐規WE/R1M 123.8萬 (多了電子懸吊.碳纖殼跟電子系統)

日系車終於突破90大關了 現在門檻這麼高 會有其他大大訂嗎
誇張的報價 what
2015年式r1包括以下全新設計

PWR/針對路況與需求提供四種引擎出力模式

電子快排系統 / Quick Shift System (QSS)

十字曲軸重新設計.慣性減低20%

鈦合金引擎連桿.重量減輕40%

鍛造活塞搭配DLC塗層活塞環

全新設計集氣箱容量達10.5公升增加23%完美搭配
YCC-I可變式進氣歧管

每汽缸12孔雙噴油嘴搭配YCC-T電子油門

4合2合1鈦合金排氣管

輕量化滑動式離合器./ Assist and slipper clutch

縮減軸距10mm

與廠車M1相同的Ram Air 加壓進氣

Unified Brake System/ 前後連動煞車系統

全車燈系LED.包含大燈.煞車燈.方向燈與定位燈

鍛造鋁鎂合金輪框.比上一代降低重量530g(前)340g(後)

Power Delivery Mode (PWR)/可切換動力模式

TFT彩色液晶儀表

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 (IMU)/六軸慣性循跡系統
透過三個陀螺儀偵測傾角.加速度等數據提供給所有
電子設備介入時機

Variable Traction Control System (TCS)循跡系統

Slide Control System (SCS)輪運轉監控.偵測後輪滑動

Lift Control System (LIF)/防舉前輪

Launch Control System (LCS)/介入油門控制讓起步
加速均能在輪胎打滑與舉前輪的臨界點

Yamaha Ride Control system;YRC/可自由設定
螢幕顯示菜單


多了這些改變多20幾萬-------如果不急早買早享受應該也也很大的降價空間
http://www.yamahamotorsports.com/sport/products/modelspecs/6/1/specs.aspx

http://www.yamahamotorsports.com/sport/products/modelhome/6/0/home.aspx

美國報價15年的比14年的多了2000塊美金,換算過來台灣的售價漲個20萬或許差不多!? XD
對啊 主要是才多2000美金 怎多了幾十萬
H2 NT1380000

R1M NT1238000


該說是台崎比較有誠意,

或者同樣都賣貴,

只是有一方貴的比較沒那麼誇張

日幣狂貶完全無法撼動國內重機價格……

印象中這兩款應該都是日本製造沒錯

貴的理由應該還是千篇一律,

因為是歐規所以是跟歐美國家拿貨……

貿易商或許用這理由行得通……

但是總代理的話呢?

不過,想騎的話還是得買……

現在想想BMW HP4 一點都不貴
小弟覺得如果是車輛的結構、用料與電控上的進步上,漲價我比較能接受..
不要像只是改個紀念版配色,加個限量銘牌就要你多掏個5萬、10萬出來..這種理由小弟比較沒辦法..

至於漲價的2000塊USD怎麼會等於台幣二十幾萬.. 這個就需要其他內行人來分析了~~小弟也不懂..
如果大家都不買單

報價會降低嗎
大個 寫到:
如果大家都不買單

報價會降低嗎


一定會的少賺個十萬比放一年賣不出去還好--如放兩年就少20萬
shinobi450 寫到:
H2 NT1380000

R1M NT1238000


該說是台崎比較有誠意,

或者同樣都賣貴,

只是有一方貴的比較沒那麼誇張

日幣狂貶完全無法撼動國內重機價格……

印象中這兩款應該都是日本製造沒錯

貴的理由應該還是千篇一律,

因為是歐規所以是跟歐美國家拿貨……

貿易商或許用這理由行得通……

但是總代理的話呢?

不過,想騎的話還是得買……

現在想想BMW HP4 一點都不貴



因為它們都說是美金計價的 Surprised Surprised Surprised
jior 寫到:
因為它們都說是美金計價的 Surprised Surprised Surprised



偶很欣賞R1M的說…… Surprised

唉…

努力賺錢去
不知道有沒有其它大跟我的想法一樣?
總覺得還是會再出一台新R1哩~~~
不覺得目前這台跟H2的定位有點像嗎???
賣不出去放個半年就降個十幾二十萬了
看看隔壁版的rsv4剛出時跟現在的價格,降價幅度對早買的車主來說只有一個慘字可以形容
asaGuitar 寫到:
賣不出去放個半年就降個十幾二十萬了
看看隔壁版的rsv4剛出時跟現在的價格,降價幅度對早買的車主來說只有一個慘字可以形容


又要處女---------當然一定要花大錢---

話說原廠早就試車過了---不然怎出廠
maxcar 寫到:
一定會的少賺個十萬比放一年賣不出去還好--如放兩年就少20萬


想太多了 現在車商更聰明 特殊車款 接單引進 沒人再跟你屯車了
1頁(共2頁) 前往頁面 1, 2  下一頁 快速轉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