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Honda CBR1000RR SP: 'Total Control'





目前已知消息 by Saber Honda ~~

1.相較上一代有68%不一樣,包含更輕的引擎與車架,當然馬力也更強(壓縮比提升為13:1)。

2.全球首創滴鈦油箱,所以,4-2-1鈦排氣管也是合理的,另外油底殼及汽缸上蓋採用鎂,還有,她使用鋰鐵電池。

3.高端滴電子金筷子,這是本田第次在市售車上使用半主動電子懸掛,前後分別為Öhlins 43mm NIX 30 EC 及 TTX 36 EC。

4.源自RC213V電控系統,預設5種模式並且可完全獨立設定。

5.HSTC- Honda Selectable Torque Control,提供9個級距選擇,當中關於輪速、頃角的技術源於ASIMO,哈,此外提供3種選擇的引擎煞車以及防前輪扶舉控制。

6. Gyro-Assissted ABS,藉由陀螺儀的輔助計算傾角、後輪升降等數據,提供強大卻安穩的ABS制動,網站說這會讓進彎的重煞變得更容易。簡單幾句背後有著龐大的數據計算及反覆試驗。

7.3種模式的快排包含升檔及降檔,所以,這車是電子節氣門,並有5段油門控制。

8.全彩TFT螢幕提供3種模式還能連接APPLE手機的CAR PLAY,嗯、後面是開玩笑的,買部非台灣本田製造的的本田汽車應該都有配;此外全車LED燈具,尤其LED大燈是小弟最羨慕的。

9.這車有一大堆感應裝置幫助電腦取得各類數據,包含一具5軸IMU(慣性測量單元),但跟他牌車相比有何不同之處我就不曉得了,小弟到現在還沒騎過有電控的車,哈

10.SP低於2萬美金,SP2低於2萬5美金,不過SP-2版本僅販賣予車隊,我覺得這頗吊詭,倘若如此,何以宣傳照上的SP-2要有後視鏡,而且,還另外提供選配的HRC kit及Sport kit。

補充一下,( )內為16年式:
1.壓縮比13:1 (12.3:1)
2.引擎輕了4.4磅,節氣門48mm (增加2mm),但外圈尺寸相同
3.缸徑x衝程一樣為76mm x 55.1mm
4.水箱減輕100克並窄了30mm,水量少30cc,水管變短
5.新設計的滑離與更緊湊更輕的傳動齒輪
6.鋰鐵電池2.2磅 (4.4磅)
7.4-2-1鈦管輕了6.17磅
8.前傾角與拖曳距同樣為23.3及96mm
9.變薄的車架輕了300g、副車架輕了800g
10.軸距短了0.5cm、座高低了0.25cm
11.油箱4.23加侖 (4.6加侖),鈦油箱輕了4.5磅
12.鋁框輕了100g,輪胎尺寸不變
13.SP2進、排氣門尺寸更大,但沒說大多少
14. SP、SP2才有鈦油箱、鈦管、副車架、OHLINS、BREMBO…等













































Rom 在 星期四 十月 06, 2016 12:42 pm 作了第 8 次修改
可惜好貴唷.....好喜歡這台
歐林電子懸吊!!!???
落後好久的電子系統終於一次補滿,還給了前後歐林老師電子懸吊

比較驚豔的是車重吧!比現行款減輕了15公斤 另外動力漲了8KW(10.88PS)

除了SP版之外還有頂級SP2版本,是裝MARCHESINI鍛框





不知是否有彈射起步的功能?
有種低調的殺氣~

而且看久....,還挺好看的~ hoho


碰獅獅 在 星期五 十月 21, 2016 8:16 pm 作了第 2 次修改
之前有聽說台本本來要進1000RR被打槍
不知道這新款的台本會不會進
雖然就算台本進了 猜想價格恐怕不可能漂亮到哪去


而且也不知道會不會推出一般版本?
發表會有說會有3個版本 STD、SP、SP2
STD應該就是一般版 88850
影片不是原廠胎
看樣子生產代碼是SC77

1頁(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