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車報導]Honda Rebel 300/500


本田在1985年推出的Rebel 250(CMX250),以輕巧的車型.低矮的座高.
省油.易操控以及合理的價格.吸引了許多的車迷入手.
在80-90年代間風靡一時的Rebel 250.(Rebel450版本僅在美國銷售)
隨著時代的變遷.不斷推陳出新的車款陸續問世.讓人漸漸遺忘.
但其實Rebel從來沒有消失停產過.
即使多年來始終沒有太多的改變.卻仍在美國市場持續銷售著.
相隔31年.近日Honda公布了2017 Honda Rebel.
同樣有兩個排氣量版本.由250/450升級為300/500規格.
外型也由傳統電鍍配件的經典風味.進化為時尚型男的霧黑風格.


2017 Honda Rebel 300/500動力心臟升級為DOHC水冷引擎.
Rebel 300引擎配置來自Honda CBR 300R的單缸引擎.總排氣量286cc.
而Rebel 500引擎則來自Honda CBR 500R.為雙缸引擎.總排氣量471cc.
2017 Rebel兩具引擎的出力特性都經過重新調校.減少峰值馬力.增加低扭輸出.
在起步與低速加速反應能夠更敏捷.對於市區騎乘更有優勢.


2017 Honda Rebel 300/500車台採用鋼管車架.有個容量11.5公升的斜置油箱.
據官方公布數據顯示.沒有ABS的Rebel 300包含裝備重量僅165kg.
而有ABS版本的Rebel 500含裝備重量為190kg.皆屬輕量等級.
承襲舊Rebel的低座設計.新Rebel座高690mm.對於大部分的男.女騎士
相信都能輕易雙腳踏地.加上輕量級的車重.讓新手入門也能更加倍安心.好上手.


據廠方表示.兩部車除了引擎以外.其他裝備皆可共用.
2017 Honda Rebel 300/500前後輪配置16吋10幅輪框.前130/90.後150/80.
懸吊系統採41mm正立前叉與Showa雙槍後避震.兩段預載可調.
制動系統前方為雙活塞卡鉗配296mm單碟.及單活塞卡鉗配240mm單碟.
ABS防鎖死煞車系統為選配.


2017 Honda Rebel 300/500出廠為單座設計.如需後座與乘客腳踏.可另外加購選配


保留單圓燈設置.燈泡改採LED燈.
鋁合金外蓋與霧黑後蓋取代電鍍組件.保養更加輕鬆.也更顯質感


造型簡潔的單圓錶.改為藍色冷光液晶顯示.在傳統外表中 內含新意


方便拆裝的副車架與後土除.搭配不同高度的把手與排氣管
讓2017 Rebel 300/500擁有更多不同的改裝想像空間.
無論是換上低把的Cafe Racer.或是高把手的嬉皮車造型.
讓車主隨心所欲.簡單就能營造出與眾不同.充滿個人特色的Rebel 300/500.


本田同場展出的改裝範例之一


即使不做任何改裝.簡單的風格也非常有型





2017 HONDA Rebel 300/500規格表
引擎形式 水冷四衝DOHC單汽缸 / 並列雙汽缸
軸距(mm) 1488
全長(mm) 2188
全寬(mm) 820
全高(mm) 1094
座高(mm) 690
最低地上高(mm) 136
乾重 190公斤 (abs196)
總排氣量 286 / ]471cc
供油方式 PGM-F1電子燃油噴注系統
啟動方式 電動
壓縮比 10.7:1
最高馬力 30.86ps/45.5ps @ 8,500rpm
最大扭力 27Nm/ 4.55kg-m @ 6,000rpm
油箱容量 11.2公升
傳動形式 6前速鏈條傳動
前懸吊系統 41mm正立前叉 121mm行程
後懸吊系統 showa雙筒避震器 96mm行程
輪胎(前) 130/90-16
輪胎(後) 150/80-16
前煞車系統 296mm單碟 雙活塞卡鉗 ABS選配
後煞車系統 240mm單碟 單活塞卡鉗 ABS選配



撰稿:M.C.S
油箱位子看得有點不習慣
500的30萬以內可考慮啦 不然還不如買ctx700


a-jo 在 星期三 十一月 30, 2016 6:28 pm 作了第 2 次修改
看了都想買一台來兜兜風
hehe 真陽春 hehe 夠土 hehe
雖然我很喜歡本田

一顆引擎
CBR500R CB500X CB500F

到現在 將 跑車 多功能 街車 最後連嬉皮都是這顆引擎
本田是沒有研發部門了嗎??
還是錢都拿去砸GP



乾脆再出一台GL500 Smile Smile
這台給女孩子練習重車不錯~~~~
阿娘為!
它堅定了我買凱旋那台的決心......
本田是沒錢請人設計嗎~~真醜
醜是不至於 但也太陽春了 用那麼鳥的液晶 傳統指針是很貴嗎?
我可以要舊款的就好嗎?
液晶看了就度爛
感覺日本車廠好像還找不到如何把現代感融入到嬉皮車裡
這台和山葉的Bolt都醜到令人皺眉 活像大陸的拼裝車(或說很有哈特佛味!)

融合做得最成功的典範應該是美國的印地安 復古與現代線條的完美結合
我覺得VT750S/400S好看多了! hero
這種車不是以舒適為訴求嗎?!
看最後一張照片 騎士手都打直了身體還往前傾 這樣長途不累嗎 Question


a-jo 在 星期三 一月 11, 2017 8:51 pm 作了第 1 次修改
1頁(共2頁) 前往頁面 1, 2  下一頁 快速轉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