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在賽道上看到大排氣量跟小排氣量的摩托車混合著跑,尤其是
一些車隊的活動,或是走行會上面,小車在彎道飛快的進灣超過大車,而大車
在直線上用著優異的加速,又把小車給超了回來!
小車擁有靈巧優異的進灣速度跟彎速,大車的大馬力加速特性,還有
高速的穩定優勢,如何讓每一台車都能在賽道發揮出它最大的優點來騎乘呢?
事實上如果兩台車,配置著同樣的輪胎,最大的彎速其實沒有差很多,
如果使用同樣的一對輪胎,兩台車的抓地力應當是相同的,所以彎速應該是一樣的,
在一台動力不足的摩托車上面,要在賽道上跑得快,就是儘量的提高彎中速度,
然後才能在出彎後很快的把速度拉到最高,
所以相對的,以較高的速度進灣你的傾斜角度就必須做的非常的深,
將橫向的加速度,轉換成最高的彎速,
以最常見的直角彎來說,我們以外內外的線路方式,來達到最高的進灣速度,
帶著剎車進到Apex,此時也是保持車輛最大的傾斜角度,直到出彎.
相反的,如果大馬力的摩托車,我們會運用它絕佳的加速力道優勢,來達成
最快單圈速度,當然我們會慢進快出的方式,來犧牲一點彎中的速度,
但是會盡可能在出彎點提早開啟油門,來運用大馬力的加速優勢,
所以駕馭大馬力的車子,在一些比較窄的彎道,我們會晚一點進灣,帶著剎車進到Apex,
通常大車的Apex我們會放後面一點,讓車子在最斜的時間越短越好,
儘快地扶正車身,增加輪胎的接地面積,才能大開油門加速出彎!
正如去年我們做了一個測試,我們拿YZF R6 , GSX-R750還有ZX10R來測試,
小排氣量的車款,操控靈巧是它的特點;而大排氣量的車款,則有馬力上的優勢,
我們要如何知道每一台車的優點跟缺點,進而來善用在賽道的攻略上,
這時候就需要裝上賽道上的GPS來擷取一些數據,
例如:彎速,線路,來找出每台車的優勢跟劣勢!
雖然一點點的馬力差距似乎沒有很明顯地影響路線的選擇,
但其實真的在比賽,多一點點路線的變化選擇,造成結果就會很不一樣,
我們試過用SV650還有一台公升級的車款來比較,其中線路的對比就非常的驚人.
如何騎著自己的愛車用最佳的路線與速度進彎,這需要一些經驗才能達成,
不是我告訴你怎麼做,你就可以辦的到!
彎道比較寬,或是速度比較高的彎,對於小車或是動力比較小的車款,比較容易
會有在彎中Highside的風險,為了達到較高的彎速,通常小馬力車款,在一些高速彎
必須是開著油門過彎的;相反的,大排氣量的車款,由於重量還有加速度比較快,必須
藉由不斷的練習一些基礎的進灣線路,還有順暢的開油方式,才不會因小失大,
有時候必須犧牲一些地方,然後利用本身的優勢再把秒速搶回來,
沒有車子是全能的,搭配GPS擷取的數據,你會更清楚哪一個區段是你特別慢,
哪一個區段是你需要加強的地方,分析出來後,再往對的方向去修正,
不然光是在賽道上繞圈圈,只是浪費汽油,浪費輪胎,
傻傻的重複著一樣的事情,最終不會有所進步!
還有些人會犯一個錯誤,這在一些走行會上最常見,
就是盲目的跟著前面或許比你快的車子的路線,
但 殊不知,即便你們是騎著相同的車款,或許還是有馬力,輪胎,還有騎乘習慣上的
差異,當然這還包含騎乘技巧等級的不同,
前面的人如果走錯誤的路線,你就會跟著錯誤的學習,
所以騎車是必須動腦的,有時候只需要換個線,你就能輕易的超越對方!
所以如果你真的學會參透騎車這件事情,是不管你騎什麼車都可以騎得很棒,很安全
而不會因為換了車,或是換了場地而變得不會騎,
不管是大車小車,輪胎大小,馬力差異...等.如果你真的學會騎車,這些差異並不會
影響你太大,你只需要一些時間的適應與練習,很快就能順暢的操控每一台車子!
(記得別只是讀死書,吸收知識之後要懂得應用,去融會貫通!)
翻譯 MAX小凱
編排 M.C.S
來源 sportri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