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skt
星期五 六月 30, 2017 9:06 am
文章主題: 降前叉過彎
各位大哥好:
小弟騎乘仿賽3年,有8成都是獨跑居多(以前都騎速可達、大羊)
最近認識騎仿賽的車友,跟跑時候都跟不上速度
上兩個月分別有做了一些修改避震有調硬2次,再來就是把前叉稍微降低1MM
過彎的轉向很靈敏
是不是以前的過彎感覺就跑掉了?
需要重新去調整學習、抓感覺過彎了?
修改前叉問題:假設,現在過一個左彎
入彎點,煞車,左腳出、屁股左移出來又屁股剩半個拳頭、身體左頃,入彎~~~
我發現入彎都會習慣去推手把
慢慢修正方式把左手往內靠著油箱桶
我一直有個癥結:
如果不是2檔進彎
3.4檔進彎都會感覺到進彎的過程(油門閉),感到車會倒下,沒有加入後輪的牽引力感,讓我感到很不安,在加上調低前叉,很容易又去推手把
我參考了日本的騎車教學:(影片打開就是3.4檔過彎)
https://youtu.be/AbuLd5h-jks?t=1m2s
自己練習時候,又會很容易太早入彎點
或是一到入彎又感到車身不穩又捕油門(同時可能也推手把)導致外拋
感恩^^
tysonlin
星期五 六月 30, 2017 10:39 am
文章主題:
建議你可以去封閉賽道走走, 多認識一些車友. 我覺得一個人去, 不認識也可以聊得很開心.
重點是更安全.
我有一次騎肛陽Shadow 300羊去安平賽車場, 下場前車友也都很熱心指導, 不過因為是第一次去看看, 沒穿裝備所以沒有下場練車.
waynegao22
星期五 六月 30, 2017 11:23 am
文章主題:
我想跟你說,你的影片的車手是騎小杜,是雙缸車
跟你4缸車的騎法本來就有點不一樣
所以你覺得後輪沒有牽引力是對的
舒馬詔
星期五 六月 30, 2017 1:24 pm
文章主題:
可以說明一下降前叉的必要性嗎?
不然其實調整預載就好了
momochang
星期一 七月 03, 2017 1:49 pm
文章主題:
1.騎仿賽入彎先出腳是學46吧?你知道作用是什麼嗎?
2.入彎時推把那是正常的,那叫做『逆操舵』。
3左彎人移出到右邊屁股只剩一個拳頭?這樣太出來囉!頂多左邊屁股出來就夠了,避免稍有狀況造成不穩定。
4.懸吊的影響很大沒錯,但是預載是有公式計算以供調整的,站內印象中好像也有教學,阻尼的部分跟你的騎乘習慣、路段有關,如果不會調建議你從中間開始。(如果預載調好,阻尼設在中間,基本上不會差到太多)
5.彎中車子快倒下去,如果排除車子機件關係(例如輪胎快磨完的階梯效應),代表你的離心力敗給地心引力了,意思就是你的彎速太慢傾角太大。
6.檔位是用來控制轉速的,所以彎中的檔位不是重點,而是你要用多少轉速過彎?舉個例子來說,同樣的彎道a騎士90過彎、b騎士50過彎,用的檔位一定不一樣;如果以賽車來說,就是盡量維持車子的轉速再出力區間,以便出彎開油時可以立即獲的最快的加速度,日本所提倡的高檔低轉意思是在街道上過彎時,可以提高一兩的檔位,如此一來彎中轉速會下降,油門就不會那麼敏感,車子會比較好控制,因為畢竟街道跟賽道不同,保留一些可控性是會比較安全的。
7.彎中油門控制要柔順,切油開油是有可能造成車身晃動的,不然正常來說,推把會增加傾角是用來收線的(不會外拋),柔順的開油也有助於穩定車身。
8.你所謂的後輪沒氣是只剩胎壓多少?這很重要。
330SMG
星期二 七月 11, 2017 6:20 pm
文章主題:
對於騎乘方式的練習,確實用文字不容易去表達
我就說一下個人的看法,大家討論一下
1.針對樓主降低前避震器的說法,請教1mm是1公厘也就是0.1公分?
如果是1mm的落差,說實在的,單是體重的落差都可能超過1mm
所以樓主是不是要表達的是降低前叉高度1cm(公分)?
改變避震器的高度有兩種,一個是避震器的行程,一個是避震器的預載
避震器有一個工作的範圍,按照預載重量需求調整彈簧的預仔磅數
再調整壓縮跟回彈的阻尼搭配,所以避震器的行程改變有限
真的要改變行程長度是需要換整支避震器的
樓主若只是需要低趴的乘坐姿勢,應該是要更改把手的安裝角度
而不是改避震器吧
2.大型重機的騎乘方式雖然很多種,但是脫不開陀螺效應的運用
會有方法的不同,無非是因為每個人對於速度及平衡的適應性不同
而衍伸出許多更容易去駕馭的折衷方式
要想發揮陀螺效應最佳的反應速度,除了給予方向改變的施力外
一切多餘的施力或是動力以及僵硬的肢體動作都會影響車輛動態的控制
單就樓主所面對的問題討論,仿賽過彎可以同傾跟外掛
在尚未學會過彎的技巧前,外掛對你是沒有任何幫助的
推把的用意是讓車身傾倒,在沒有任何的動力下,傾倒才能直接且迅速
但是相對而來的失速感才是讓大多數的騎士卻步的主因
在適應這種騎乘方式前,我們會利用微開油門或是檔位的牽引力來增加穩定性
這些都沒有錯,樓主要更進階的操駕技巧,首先要先做到幾件事
重心放於下半身,雙手完全放鬆只輕扶於手把上,過彎時只推彎內側把手
當然是關油門的狀態,另一隻手處於幾乎可以放開的輕鬆狀態
另外肩膀往彎內壓低前伸並配合頭部轉向出彎點看向出彎方向的最遠方
你會感受到開油門跟關油門車身轉向動態的不同,等了解了差異才輔以外掛方式
而檔位的選擇目前車輛的狀態跟影片裡面會有些許的不同
除了雙缸跟些許車輛,會有較大的檔煞效應,現在很多車都有滑動式離合器
並不需要特別提高檔位來避免引擎煞車,反倒是因為要避免低檔位出彎補油
所產生的爆衝跟不安定感,提升一個檔位讓補油時機的容錯率變大反而是好處
影片中提到因姿式產生的推把行為,因該是翻譯上的誤解
應該是提醒做外掛姿式時,不能因為僵硬的姿式加諸手把上多餘的力量
而影響輪胎動態的改變,不推把車根本沒辦法傾倒
330SMG
星期二 七月 11, 2017 7:39 pm
文章主題:
樓上的momochang大,說的非常好
他把問題的重點都說出來了
避震器的調整,一般很容易一直增加預載
而使避震效果偏硬而產生彈跳
在一般的道路上使用,避震器的設定
要Q才能增加輪胎的貼地性,也保有一定的舒適度
為了增加支撐力調的過高的預載,以及無法搭配的阻尼
會讓避震器失去它應該有的效用,讓車身更不穩定
suarong阿榮
星期六 七月 15, 2017 3:57 pm
文章主題:
引言:[有調硬2次,再來就是把前叉稍微降低1MM]
1.調硬是指增加阻尼嗎?假設是。
2.前叉降低是指減少預載(車頭降低)嗎?假設是。
for1.增加阻尼可以讓前叉伸縮變慢,是有穩定的效果。
但也要適度,否則過慢會傳達路面彈跳。
for2.,降低車頭可以使前叉趨向直立,前傾角減少,拖曳距縮短,因此也會使轉向更靈敏。不過1mm應該沒感覺,要是1cm就很有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