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主角是這台跟了我兩年的Honda VTR250
這台車我其實很喜歡,V缸的操控特性
像極了Ducati monster的ˊ經典街車外型,都讓我愛不釋手
即便是十多年的老車,本田的ˊ造車工藝沒給我出過什麼大亂子
油耗與可靠性都很棒,一度以為這台車會是我的傳家寶
但後來又入手的凱旋street triple,說實在的兩台街車功能太重複了
而且相形之下,VTR動力實在有點不夠用
這台車其實偏高轉,要拉一下力道才會出來
(有一次跟改250的FZR在直線一起跑,VTR到後來才勝出)
雖然VTR很帥,但我真的不需要兩台街車啊~~
所以終於下定決心,和我的VTR說掰掰了
(話說回來現在車子選擇比以前多,二手價也不若以往那麼好囉)
今天的重點是驗車的經驗分享,請大家繼續看下去
這張圖片清楚看到,我改了日本TSR全段排氣管
非常的漂亮,然後一點也不吵,符合日本的環保法規
而且卡蹦管真的完全不燙
事先拜讀過教士關於監理站驗車規範的的好文
法規只規定鋼鐵材質溫度不得超過60度
樹脂材質(也就是卡蹦管)不得超過70度
超過才需要加裝防燙蓋
所以我就沒有綁防燙蓋,前往基隆監理站辦過戶了
驗車員是由一位年輕女孩與中年大叔組成的搭檔
一開始還算很順利,就在即將結束之際
年輕女孩拿著電腦的照片說: 「你看原廠的有防燙蓋喔,你要去裝才可以」
還好我有備而來,告訴她並沒有規定要跟照片一樣,只要低於60度即可
她回答:「你要站在我們的立場想啊,我們沒有器材可以測,也不知道要發動幾分鐘測」
我:「那妳也要站在民眾的立場想啊,我是來驗車的,你們沒器材不是我的問題吧!」
後來我當場發動給她看,手就放在排氣管上,完全不燙
中年大叔看沉穩許多,果然經歷過歲月的歷練
不發一語,拿著可彎式手電筒猛往排氣管裡面戳
(我的管子不知被捅了幾次,管子裡面的東西是歸環保局管的吧)
接下來手竟然就往引擎與頭段那邊摸過去了
大叔的創意與智商真的超乎我的想像,急忙喊「小心不要摸! 那邊沒有車不燙的!」
眼看後方民眾越排越多了,我的手就再度放在排氣管上
大聲的問:「你們真的覺得這需要另外加防燙蓋嗎?」
他們看我沒有要退讓的意思,只好請主管過來
主管果然不一樣,走路有風,官威讓人難以直視
過來又是把手放在排氣管上,因為完全不燙
只好出奇招說:「你這個ˊ有點大聲喔,催兩下油門看看!」
我:「你有分貝器嗎?」
官回:
「我我...我可以用耳朵聽啊!」
「我可以用耳朵聽啊」
「我可以用耳朵聽啊」
我一度懷疑自己耳朵聽錯了,只能說不要低估官員的ˊ創意與刁難的決心
真想問他,那請問你有挖耳屎嗎?
但我還是耐著性子說:「噪音是環保局管的吧,而且這在驗車項目中嗎?」
大官回:「環保局也有委託我們的啊」
我從來沒過過戶驗車還要聽噪音的
但想說還是給他台階下,況且車子真的不吵,就催了兩下油門
大官:「吼~ 你這個很大聲喔,建議你去裝消音塞啦~ 」
終於讓他耍到官威了,然後就指示讓我PASS
最後那個小女生想到還有絕招,就拿出捲尺來東量西量的
搞了很久終於過了,最後還對我排氣管拍照
說是日後要研議用(我默默擔心她會去環保局搞我)
事後我覺得自己過程有比較激動,對那個小女生有點不好意思
想說對方也是來工作而已,就拿著教士的文章跟她說:
「抱歉,我剛才比較激動,但我覺得你們也要清楚哪些項目檢驗項目才是法規所規定的,而非只是自由心證」
小女生:「不會啦,但這些真的是環保局委託的,只是我們沒有儀器」
本來想道歉的,但一聽火又上來了:「根本沒有規定把手寬度啊,妳在那邊量什麼?」
小女生:「有啦,有規定不能誤差超過百分之二」
我發現自己是在浪費時間,還是快點離開這個鬼地方
唉,為何簡單的驗車沒有具體的SOP
每每都是驗車員的自由心證
搞得要馬就是吃悶虧,要馬就是要吵架
明明可以讓我過關,卻又在音量再叼一下,耍耍官威
後來跟同為公務員的妹妹討論,她提供我一些方法供車友們日後參考
若驗車員刁難不給過,可以:
1.當場表示要訴願,請監理站按照行政流程,以書面具體敘述不過之理由
2.若對方懶得給,或用理由塘塞,可以請監理站的政風人員出來處理
監理人員一方面拿著雞牌當令箭,另一方面則跟黃牛私通
如此囂張也是仗著人民的無知與恐懼
只要車友們站得住腳,應該據以力爭
讓我們一起遏止驗車的歪風!
以下是這篇文章結論
1.卡蹦管可以到基隆監理站驗車,至少我吵贏了!
2.監理站官員表示驗車也要聽音量,環保局委託他用耳朵測分貝
3.要體諒監理站沒有器材,要用自己的手來證明排氣管溫度
過戶完後帶VTR去海邊最後一次兜風,掰掰了~我的VT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