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kfloyd
2020-10-21 13:01
文章主題:
WIKI記錄
爭議
最初的爭議(立法院內):台灣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系統最初之計畫為政府自行興建及經營,並交由當時仍為公營的中華電信規劃、研發及測試;卻在立法院的決議下,於2002年突然與中華電信解約,終止公辦計畫,改採用BOT方式由民間投標並經營之[6]。
2002白賊扁當政,噓噓東跛腳珍手來腳來不知道搞多少禮券跟黑錢...
最初的公路電子收費系統之爭:公路電子收費系統有紅外線系統及微波系統(RFID)兩種。紅外線系統須專用車道,並可能會受到車速、天候影響,車上機設備成本較高;微波系統則不分車道不限速,包含中華電信的系統在內,為多數國家所採用之技術。在招標時進入最終審議的遠通電收、台灣宇通資訊科技及宏碁等三家廠商中,只有遠通電收採用紅外線系統並獲得經營權,且當時系統弊病甚多,電池沒電時歸咎於使用者沒有保護好,可說是測試不足。[來源請求]
ETC招標結束後爆發收賄案[7]:精業公司前公關協理蔡錦鴻向精業等公司拿到一千六百萬元的公關費,透過交通部長林陵三機要秘書宋乃午打通關,宋為讓精業所屬的遠東聯盟得標,多次以部長林陵三指示為由,邀集相關單位開會,要求加快決標時程。官員宋乃午涉收賄遭判刑12年確定,同時遠通電收的最優申請人資格被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撤銷[8]。
2005年底,在ETC正式開通前夕,遠通電收董事長徐旭東在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工商「早餐會」上向當時的行政院長謝長廷宣示ETC將如期上路的決心,並反駁立委所指稱的「OBU太貴」,並呼籲「立法院不該干預行政與執行」。徐旭東還說:「民眾若嫌OBU太貴,那就不要買嘛!」[9]該言論後續引發網友發起抵制OBU裝機活動。
2010年遠通電收推出「全民體驗ETC」免安裝e通機體驗ETC優惠,導致民眾開始質疑e通機的存在價值,ETC系統對沒安裝OBU的車輛,係利用車牌圖像辨識系統進行舉發,而e通機失能也能利用該系統事後要求民眾補交缺額,交通部於1990年在泰山收費站就已經開始使用車牌影像辨識的技術來查緝贓車,系統的準確度約在98%左右,導致有人認為e通機的存在不具有正當性,認為e通機沒有存在價值。
至2011年3月底,ETC實際利用率仍不到40%:依契約規定,2011年3月底時ETC利用率應達到50%,但實際利用率仍不到40%,依合約應對遠通開罰每天新台幣50萬元,但高公局至今仍未對其開出罰單。[10][11]
遠通最初以紅外線系統取得經營權,但最終卻改以微波系統做為違約的改善方案。
遠通屢次違約高達數億罰金,高公局多次皆判免罰,遭質疑高公局有圖利遠通的嫌疑。[12]
國道計程收費上路狀況不斷,民眾投訴eTag車輛遭雙向扣款、重複扣款、幽靈扣款等狀況。時任交通部長葉匡時強調,他保證民眾權益絕不會受損害,若再發生重複扣款、幽靈扣款,就要遠通加倍奉還。[13]
國道由定點收費轉為計程收費;然而,部分原本不經過收費站的國道使用者,不願就此負擔通行費,以「加稅」、「搶錢」等標籤誣蔑使用者付費原則與計程收費公平性,最終使政府採行每車每日二十公里免費里程及東西向免費的收費制度,此舉使收費公平性蕩然無存[14][15]。
國道收費站撤除後,國道通行費欠費竟累積高達2億元呆帳,裁掉收費員後,國庫整體收入包括支出給遠通電收委辦費反而因此減少10億元。交通部長陳建宇對此表示,因欠費的人要經兩步驟催繳,國庫收到通行費時間比較晚,但透過兩道催繳程序後未繳就送強制執行[16]。
國道收費站撤除後,國道收費員的轉置問題遭到質疑未依合約進行轉置,因而引發了國道收費員抗爭事件。
山田郎
2020-10-21 16:54
文章主題:
在 OBU 的年代 , 我是噓噓東所屬的旗下員工,
那時候交通部規定要遠通在簽約期限內達到裝機率目標 ? % .
到期約快滿時, 還是沒有達到, 所以噓噓東發動旗下員工不但要裝機,
還要員工設定業績, 當初我是被設定5台的業績,
最後我也只有被迫辦了我自己一台, 但是一直沒有裝機上去.
後來換工作了! 88風災車子也淹掉換車, 我還是堅持不貼上ETC .
我覺得都可以偵測車牌收費了, 為什麼還要裝設ETC
用儲值打9折來吸引我,
抱歉! 我很討厭我的前老闆 噓噓東
我還是堅持不貼裝ETC .
全額付費就全額付費吧!
我就是不爽裝 ETC
sickdino
2020-10-22 08:10
文章主題:
交通部本來就是個大金礦 部長更是個分大餅工作 以前在旗下的電信局 高公局 更是養活了多少政商名流 吸血鬼 黑道 本來想葉菊蘭上馬交通部 會不會正常一點 結果還是一模一樣 .
以前開始是汽機車製造同業公會在擋 現在加入應該還有保險業公會 還有交通部的懶惰公務員
遊覽車同業公會 只是派出來當砲灰的 真正衝突的還是財團利益
北七熊
2020-11-01 05:29
文章主題:
沒辦阿 讓他自己抓車牌
想說抓失誤了就是賺到
我是不是想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