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車報導]韓式輕跑-2017 Hyosung GD250R



Hyosung是什麼?似乎是一家不在乎別人看法的韓國摩托車製造商!
去年在EICMA展場上出現了一台名為GD250R的車,
腦袋中的好奇心泡泡一直不斷冒出,使我們完全無法忽視它.
它是來自南韓還是北韓?它對我們國會不會有安全性的威脅啊?
GD的字母縮寫是什麼意思呢?應該不是南韓團體BIGBANG的G-Dragon縮寫吧?

光以外型看來,它真的是非常吸引人家目光的一台小排氣量檔車.
第一眼會讓你覺得有點像DUCATI Panigale的味道,還有一點點像aprilia Futura,
後避震的型式倒有點像是kawasaki,引擎的底殼上還有Erik Buell的字樣,
這是上一代車款GT250R的改款車型.
從一些零組件上看起來,這是台針對運動跑車設計取向的全新車款!



從它們提供的文宣小冊子上研究一下這台車,
從水冷單汽缸引擎與格狀鋼管車架看來,確定它是一台全新設計的車款,
因為上一代GT250R是採V型雙汽缸引擎.
新款單氣缸引擎轉速可以達10,700rpm,壓縮比12:1,
在馬力測試機上面的後輪輸出為23.44hp@8900rpm,
舊款的V型雙缸引擎輸出25.2hp在9700rpm.
扭力部分新款單汽缸引擎輸出15.6lb-ft@7,100rpm.而舊款扭力為15.4在 6,500rpm.
同樣是噴射的供油方式,但變速箱形式由五速增加為六速.
雖然動力上損失了一點點優勢,但比上一代車款416磅的車重,卻大大的減輕許多
經我們實際量測為356磅,跟原廠宣稱的352磅非常接近,整體外觀也更小巧精實!



不像一般入門車款什麼都很陽春,這台跑車化設定的車款,直接配上跑車分離手把,
夠高的腳踏位置,坐墊也不會像沙發一樣軟趴趴,作為一台基礎賽道訓練車非常適合,
如果是平時遊山玩水的騎乘,這台漂亮流線的跑車外觀,性能更優於同量級的車款,
是再適合也不過了!



原廠前後懸吊系統的做動表現非常出色,前37mm的倒立式前叉,配上後單槍避震,
騎起來的感覺很硬朗,但卻又留有一點彈性,比起一些低價入門車款的懸吊表現好多了,
除非遇到一些路面狀況比較不好的路段,當然就會顯得不足.
輕量化的車體對於懸吊的幫助也很大.而車架在平滑的路段上表現也很棒.
前對四活塞卡鉗配上金屬油管,在市區稍感鈍鈍的,如果要強一點的剎車力道
必須用力一點才有,但記得這車沒有配備ABS,不適合突然的緊急剎車!



軸距比舊款GT更短,加上輕量化的車身,讓騎士更能輕鬆暢快的以更高速度進出彎道,
輪胎配置MRF REVZ輻射胎,表現也是可圈可點.
GD的引擎部分是採單汽缸引擎,必須拉轉到7,000rpm才能達到20hp的馬力,
但突破7,000rpm來到10,500rpm時,引擎就像活過來一樣,舒服又順暢,
原廠油門感覺有點長,這個問題透過改裝快速油門組應該就可以解決.
不過也不是每個人都需要這麼激進的油門開啟方式,
因為大約有百分之八十的人都只是一般道路使用者!



變速箱部分有點笨拙,進退檔都需要一點點離合器的幫助才能順利完成,
這會讓你想說是否用好一點的機油能改善這些問題,
但我猜想可能是新車的關係,變速箱還需要點磨合,等待磨合期過後應該就好了,
但離合器手感偏軟,起步可能需要一點技巧與熟悉.

你如果沒有品牌情節,也不在乎CBR300或是KTM390是什麼表現,
或許你可以嘗試一下這部車,改款後的GD表現已經比舊款的GT好太多,
售價也比競爭對手少10-20%,但其實相同等級的車款跟價位,還有TNT300可以選擇,
雖然GD250R已經很努力在追趕,但還是還是有很多努力與進步空間.


=====2017 Hyosung GD250R規格表======
車長(mm) 1937
車寬(mm) 800
車高(mm) 1055
軸距(mm) 1346
最低地上高(mm) 135
座高(mm) 790
乾重 143kg
裝備重 160kg
引擎形式 水冷四行程單汽缸DOHC四汽門
缸徑X衝程 73mmX59.6mm
壓縮比 12.0:1
總排氣量 249.4cc
最大馬力 23.4hp@8,900rpm
最大扭力 15.6 lb-ft@7,100rpm
車架形式 格狀鋼管車架
傳動形式 濕式多片六前速.鏈條傳動
供油形式 電子噴射
前傾角 23.5度
拖曳距 93.6mm
前懸吊系統 37mm倒立套筒前叉
後懸吊系統 單槍氮氣避震器
輪胎(前) 110/70 R17 54S
輪胎(後) 150/60 R17 66S
前制動系統 300mm浪花碟配四活塞卡鉗
後制動系統 230mm浪花蝶配兩活塞卡鉗
油箱容量 11公升




譯文 MAX小凱
編排 M.C.S
來源 motorcycle
事實證明 如果沒有找老外來設計外型 他們的審美觀跟大陸差不多而已...
我又看到 Yahama 那根突出太明顯的後避震
那個排氣管是怎樣 hero
填海車有什麼好看..............
其實在首爾 要看到國產很難噎 ktm 川崎 本田 偉士牌 還是比較多
韓國車就想到 大學那顆沒給力震撼彈 震到現在變成空包彈
以前在韓國,看過這牌子做出一台跟阿魯k6外型很像的仿賽..
整流罩外觀應該要請外國設計團隊搞定 hoho
DOHC...24匹...

我突然覺得SYM~T2好強
外型鳥鳥的,性能也鳥鳥的..
看那主車架.....想必車架也鳥鳥的..
拿三陽T2來比應該會贏很多..
韓國?
算了吧
幾萬塊的話
可以弄一台給小孩練車用
1頁(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