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宣布2030年禁售燃油機車

經濟部長沈榮津日前召集台灣主要機車業者,
傳達2030年全面禁售燃油機車的決心,並拋出將逐年限縮燃油機車發牌數構想。
經部評估,未來電動機車業產值可達378億元,
業者亦樂觀看待台灣每年電動機車銷售上看500億元。
不過儘管政策力挺展,電動機車業者仍有隱憂,
直言政府存有帶動「動力電池100%國產化」的幻想,
在國產電池芯不具國際競爭力下,若未來電動車產業政策納入電池國產化的規定,
將困住台灣電動機車的發展。

新聞全文

弔詭的是目前只計畫禁售摩托車
但沒有禁售四輪汽車.大貨車.
所以摩托車消滅了.台灣空氣就會變好


MotoCity小高 在 2017-12-12 17:47 作了第 1 次修改
無言
要推翻政策 很簡單 消滅民進黨 促進真正的轉型正義
反正就只敢拿機車開刀..... <img src=t" border="0" />
2030年又不一定是民進黨執政,他老兄在幫別人做什麼決定?
況且充電所需的電能難道就不用其他化石能源燃料來轉換嗎?到底是一輛汽車耗用的能源多,還是一輛機車用掉的能源多?
叫那些政府官員大家都來騎電動自行車上班呀!身體力行,總統帶頭示範呀! die Smile
2020等誰執政在說吧...
電動車也不過就是轉移污染源而已 hehe

電那裡來?台灣約8成6都是火力發電
電池製造不耗能?

不過ggr2 還真的有輕微貼背感 hoho
ggr2補貼後還要約5萬左右..(除桃園以外)
說真的也騎不遠
又不能自己充電...還要月租
若可以騎快道/自充電/200KM行駛里程/加換電池價合理

我馬上買一台
從機車開始改是正常的
再來是小型車,再來是貨車,公車
不過也要電池科技夠
才能發展到貨車

至於電能到底環保嗎?
這又是另一個議題

不過,個人覺得
真正的環保,是地球人口太多了
若現在人都只生一個小孩
原則上只要3代,90年的時間
地球人口剩不到10億
才是真正的環保
台灣廢電池的處理能量根本不夠..........
全台運量轉嫁到發電廠罷了
這又是再造橋給企業走 <img src=t" border="0" />
真那麼行就公告那個500億怎樣才能達到.
不要一味的計畫.計畫再計畫.永遠都在計畫.永遠都在畫餅給企業.怎都沒看到正面成果.
有那麼有能力.為何不計畫2030不再進口石油不就了事~~想的那麼簡單
現在燃油用在發動機的功率產生值還有很大的精進空間.
應該是鼓勵怎樣精進燃料功率比.怎會因嚥廢食.
想一個掩耳盜鈴的方法來弄呢?能量不滅~要交通就要用能源.把用燃料轉成用電能OK.那電能哪裡來?發電>>既然不要核能.綠色能源也不成熟.那是不是又要轉嫁捯火力發電.轉了一圈還是用汙染能源.有前瞻計畫的公僕啊!
今年夏天的停電.行政機關想了很多說詞和藉口.但今年在路上跑的電能車有幾台?
如果想像一下.全都用電能車那會是怎樣的場景.
不是不能發展電能車而是要先有配套再來下計畫.不然也只是落的~看人家有餅.自己畫餅充飢而已.
難道又要像禁2行程引擎事件依樣(現在技術已經能達歐盟4期環保要求了)結果台灣還是繼續禁.
公僕乎?
哈哈!台灣2030才搞到電動機車嗎?

人家都飛上天,準備要移民火星了......我們再12年才能到電動機車跟電動車的時代嗎?


經濟部長沈榮津日前召集台灣主要機車業者,
傳達2030年全面禁售燃油機車的決心,並拋出將逐年限縮燃油機車發牌數構想。

這樣叫做""行政院宣布2030年禁售燃油機車""???
singlew 寫到:
2020等誰執政在說吧...
電動車也不過就是轉移污染源而已 hehe

電那裡來?台灣約8成6都是火力發電
電池製造不耗能?

不過ggr2 還真的有輕微貼背感 hoho
ggr2補貼後還要約5萬左右..(除桃園以外)
說真的也騎不遠
又不能自己充電...還要月租
若可以騎快道/自充電/200KM行駛里程/加換電池價合理

我馬上買一台

等一下護衛的又上來了 Surprised
台灣官員真的很天真!全部都只管自己不理會其他方面的配套!
全台電力都快不夠用了,全部都換成電動的,請問電從哪裡來? Question
那個...提供版上新資訊
(小弟覺得新能源應用不是零合遊戲,都是好壞處截長補短的結果,目的在改善人類的生活...)

日本已經試行物流貨車的商務運轉囉~
https://kknews.cc/zh-tw/car/gql3ppe.html
千萬不要被反對陣營放出的消息混淆視聽
氫儲存已經有常溫氫化合物儲存方式,不是平常人想像的低溫儲存氫氣罐

目前產業型態磨合
台灣的廠商是有能力參與其中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07/2720631
不過既得利益者太多了,輪不到新能源出現(在台灣)。

目前在日本的經營型態尚稱合理
畢竟一堆化學工業有氫氣的附產品,強力汽車工業,軟體控制,穩定物流需求還有....
還有他X的平整道路...

而定點的物流貨車,與產業研究發展剛好互利共生
還能穩定加氫站的營運
這些檢測數據下放到其他動力載具更有利燃料電池發展
接下來日本舉辦的奧運
一定可以看到許多樣版
然後數年後
大陸會搞出橫跨各省的燃料電池車應用環境...

台灣就別提了...


flyhair 在 2017-12-19 12:40 作了第 1 次修改
1頁(共2頁) 前往頁面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