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從機車被人類發明之後演變迄今,基本上在概念部分都沒有太大的不同,
一直到電子油門科技(Ride-by-Wire)的導入之後,才真正的讓機車科技
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領域。
2006年的Yamaha YZR-R6是全世界第一輛配置電子油門的量產機車,
電子油門的控制不經過傳統的鋼索,藉由感應器傳輸油門開啟角度與節氣門
之間的關係,這個科技其實早在2006年之前很久很久就已經出現,
只不過一直到2006年才有機車開始使用,從此之後這項科技就快速與大量的
被各個機車廠與機車設計工程師使用。
使用電子油門的最大優點就是可以非常非常準確的控制引擎的運轉,這不僅
對於日漸嚴苛的廢氣排放規制上絕對必要,另外在整合主被動攸關安全的
電子系統上也是必須。

對於目前新車款車上的循跡系統/TCS來說,就是一個沒有電子油門辦不到的
安全防護系統,對於過往的機車來說,要避免驅動輪的打滑唯一的方式
就是主動收油,不過藉由電子油門的裝置後,TCS可以主動的因應行車狀況需要
選擇不同的引擎出力程式,後來甚至進步到可以利用電子油門來達到前輪浮舉
抑制、起跑衝刺模式、彎道穩定系統等以前不可能在量產機車上做到的事情。
發展迄今大家不禁會想,接下來又會有甚麼突破性的科技出現在機車上呢?
或許我們可以從本田日前申請專利公布的文件,主題是Ride-by-wire Clutch
電子離合器系統看出一些端倪。

本田設計的這套電子離合器系統在總泵部分與傳統液壓系統外型上差異不大,
同樣藉由離合器手把進行控制,不過電子感應器取代液壓系統,藉由感應拉柄
的角度以電子的方式控制離合器的銜接開度,電子離合器系統同時也參考了
電子油門、檔位、車速、引擎轉速等等資訊進行控制上的判斷,系統防呆的設計
在最極端的狀況下也只會讓車輛無法前進,並不會讓車輛熄火。

這套系統的問世,還可以讓車輛遊走於純手動變速與半自動變速之間,藉由
快速排檔的配置,騎士可以依照交通狀況或是需求進行不同的變速方式選擇,
再加上目前原本就已經相當豐富的各式各樣電子主被動安全系統,相信可以
讓機車的整體騎乘性與安全性更上層樓,Honda工程師同樣把資深騎士的需求
考量在內,所以系統特別強調這套電子離合器在使用拉柄操作時的手感
幾乎與傳統液壓或鋼索離合器差異不大。

當電子離合器拉柄完全放開時,系統會隨時監控著離合器壓板端的狀況,
當車速或轉速過慢時也會自動調整離合器銜接開度,所以過去走走停停之間
不小心熄火的窘境將在這套系統問世之後不復存在,成為歷史名詞。
譯文 : Wei2Go
排版 : M.C.S
來源 : Cycleworld.com